
- 收藏
- 加入书签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吉林省红色旅游外宣策略研究
——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为例
摘要:
广袤的吉林大地上,散布着珍贵的“红色记忆”。吉林省作为资源丰富的中国革命圣地之一,现如今已成为旅游热点。但吉林省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提高。本文以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为案例,分析当前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以及英译文本的不足,以此探究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外宣策略。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探析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3 个维度提升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外宣翻译质量,更好地助推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走出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城市良好国际形象,促进红色旅游文化的全球传播。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吉林省红色旅游;外宣;三维转换;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吉林省作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圣地之一,其特色旅游形式日新月异。红色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日益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外宣工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包括英译文本的质量不高、宣传策略的待完善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如何制定有效的吉林省红色旅游外宣策略。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为例,针对英译文本的质量与外宣策略的优化,对于推动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一、吉林省红色旅游外宣现状
从地理位置来看,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腹地,处在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国家“一带一路”北上地区的重要窗口。在这片土地上,革命历史波澜壮阔,从早期的东北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的重要军事重镇,再到抗美援朝的后方支持基地,吉林省的革命传统光荣,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因此,红色旅游资源在吉林省遍地开花,独具特色。吉林省共有875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8处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如四平市、白山市的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通化市的杨靖宇烈士陵园等【4】。
现如今互联网是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红色文化外宣加入了数字化的浪潮,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对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大有裨益。且随着我国大国形象的稳步提升,红色旅游这一具有新时代特征主题的研究在最近十年已经成为关注热点,人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重视,对红色旅游外宣的关注势必与日俱增。
然而,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繁荣,吉林省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稍显滞后。这无疑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而这也正是当前吉林省在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对外传播力度不足、红色资源地处偏僻、以及缺少多元化手段陈列单一等方面,这些问题都使得许多潜在游客对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价值了解有所欠缺。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热潮中,英译文本翻译的不准确更是让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外宣雪上加霜。
二、吉林省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案例分析
(一)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简介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坐落在吉林省靖宇县城靖宇大街南侧,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系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该馆以陈列“杨靖宇将军战斗的一生”为主,同时设专室陈列其亲密战友、当年抗联一路军部分将领的英雄事迹。现珍藏的文物资料2400余件和来自国内外知名人士的留言题词,为研究东北抗联斗争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外宣现存问题
网络宣传力度不够。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所处位置偏僻各方资源流通不畅,习惯于走传统的旅游发展之路,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且网络宣传力度有所欠缺,缺乏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另外,在互联网推广红色旅游产业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查询需求,同时也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不足。
讲解员能力有限。如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未来文博外事工作发展必将出现新潮流,而充分利用好外语解说的宣教职能,更有助于红色旅游对外传播。然而部分讲解员对于吉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他们对其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对相关文献和资料也不甚了解。这使得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讲解方式僵硬、英译能力堪忧。这些问题会使得红色文化外宣出现歧义且部分游客对于探索红色文化失去兴趣与热情。
英译文本匮乏且不准确。本研究人员在对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时,最直观是展品标注英译文本的匮乏,全馆所有文物展品的标注都是中文,只有各展馆序章前有简单的英译文本,且译文质量不达标错误百出,这大大削减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了红色景区的国际化发展。然而红色旅游的英译对译者能力水平要求极高,译者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且顾及到读者的接受水平和期望,既要尊重原作,又要摆脱源语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的限制。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策略研究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起源于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原创翻译理论。该理论基于生态学视角,以新生态主义为指导,以翻译文本生态、翻译群落生态、翻译环境生态为研究对象,致力发掘翻译文本和翻译活动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意义。该理论体现了独特的东方智慧,其“多维整合”原则是评判译文质量的标准,使译文能够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和“长存”【3】。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翻译被界定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传递为目标,翻译是一种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选择的译学活动【6】。翻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选择的过程。“译者为中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指译者的主导地位与支配作用应贯穿整个翻译过程。而在此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包括文本和翻译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要素进行交互作用,使其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体现出一种合理的生态整体观【2】。
(二)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外宣策略研究
1、加强外宣工作管理和水平
吉林省作为具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圣地之一,外宣策略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立宣传网站是第一步,应将网络传播与红色资源外宣工作紧密结合,推动红色资源外宣工作的发展。同时也要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对网站宣传内容质量和是否可以吸引力游客等方面多加重视。
提升外宣翻译的品质和层次,高度重视外宣翻译的管理工作。首先,加强翻译队伍的建设,选拔具备专业素质和丰富经验的译者,通过持续培训提高其翻译水平。同时,注重引入具有跨学科知识的翻译人才,以满足多样化外宣翻译需求。此外,建立读者线上反馈机制,及时收集读者对翻译作品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对翻译质量进行把控。在此基础上,设立赏罚管理制度,对翻译优秀者给予奖励,激发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对翻译质量不佳者进行相应处罚,督促其提高翻译水平。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提升吉林省外宣翻译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动态,深入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以此为依据,调整外宣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加强翻译队伍建设、建立读者线上反馈机制、设立赏罚管理制度等措施,有望推动我国外宣翻译事业迈向新高峰。
2.从三维视角分析当地英译文本的不足
在语言的维度上,我们主要关注译者选择的目标语言文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并选择适当且生动的词汇来对原始文本进行语言的转化。此外,中文作为一种意合型的语言,在其转换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与源文本表达习惯相匹配的译语,以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5】。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译文:Everyone has a duty to his country.
改译:Survival of a Nation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Individual.
交际维的核心是确保原文中的交际意图能够被译者准确且完整地传达。这意味着,译者需要深入理解源文中的人物情感、原作者的创作态度和目标等关键因素,并通过语言的转换将这些复杂的信息传达给读者。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涉及到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在原文的情感交流方面,采用特定的句子结构或合适的词汇来向读者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从而确保译文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原文:树立了不朽丰碑
译文:Set an example
改译:Established an immortal monument
在文化维度中,源文本的文化意识被特别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两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努力克服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障碍,并选择那些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完全理解和熟悉的句子,以确保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识能够有效地传达给读者,从而确保信息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原文: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国祭英魂千古流芳
译文:Long-lasting justice and peace.
改译:Justice and peace will prevail. The spirits of national heroes are eternally honored and remembered.
笔者虽然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进行了阐释,但我们必须明确,生态翻译学的三个层面并不是割裂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兼顾三个层面,而不应该仅仅体现其中某个层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与红色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目前,吉林省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翻译水平有限、人才短缺等问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亟待提高。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策略研究,有助于促进吉林省红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精神。吉林省应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创新红色旅游宣传形式与传播渠道,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蒋蕾,崔燕. 东北红色旅游现状、发展路径与传播策略 [J]. 社会科学家, 2023, (10): 54-58.
【2】梁娟.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公示语英译规范研究 [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1 (06): 95-100. DOI:10.13847/j.cnki.lnmu(sse).2023.06.014.
【3】陈浩燃,朱明仕. 吉林省红色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 42 (09): 194-196.
【4】于霜,曲婷婷. 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及路径探索 [J]. 旅游纵览, 2023, (15): 77-79.
【5】刘晨萱.生态翻译视角下《老人与海》译本对比分析[J].名作欣赏,2023,(29):133-135.
【6】 夏昊,边立红.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以岳阳楼景观为例 [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7 (07): 27-32. DOI:10.13391/j.cnki.issn.1674-7798.2021.07.005.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吉林省红色旅游景观外宣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2B209。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231019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