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从电影《青春变形记》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摘要:本研究主要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出发,分析电影《青春变形记》中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文化维度包括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女性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放纵与约束六个维度。
关键词: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西家庭教育
介绍
在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下,中西方家庭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观念差异很大。近年来,中国中小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繁重的作业和考试接踵而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采取了压制式教育,这使得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和独立,而国外更多的家庭则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他们独立自信的性格。本文主要通过电影《青春变形记》来比较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理论基础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是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提出的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框架。他通过对IBM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查,将各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归纳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集体主义、男女性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基于Michael Harris Bond及其同事对23个国家和地区的男女学生进行的中国价值调查(CVS)和保加利亚学者Michael Minkov对9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的世界价值调查(WVS),后者是世界上对中国价值观最全面的研究,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的霍夫斯泰德六维度模型。
电影《青春变形记》简介
电影的主角是13岁的华裔加拿大人美琳,她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当她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时,她就会变成一只红熊猫。她的转变引发了一系列有趣而又令人困惑的事件,她也逐渐明白了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在成长过程中,她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和挑战,并开始接受自己的独特性。最终,她明白了如何与自己的转变和情绪共存,学会了如何接受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
从《青春变形记》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4.1 中西家庭中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亚裔女孩,在中国,父母不会给孩子太多的空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很多父母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互动给孩子提供指导,有时甚至会直接为孩子做决定。而在西方国家,父母鼓励孩子独立,不希望孩子过度依赖自己,也不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下面是电影《青春变形记》中的一个例子。
妈妈:这是你的家庭作业吗?
美琳:不要!哦,我的。什么…不要,妈妈。
妈妈:嗯?美美,这是什么?(生气)
美琳:没什么。就是个男孩。他什么都不是。
妈妈:男孩?他是谁?他对你做了这些事吗?
美琳:这不是真的。
妈妈:那顶帽子。是超市那个邋遢的店员吗?
美琳:妈妈!不!
(在超市)
美琳:不!不!不!妈妈,不!
妈妈:你!你对我的美美做了什么?
戴文:谁?
泰勒:李美琳。在这里。
妈妈:我应该向警察举报你。你多大了?30?
戴文:我十七岁。
妈妈:哦!看!看!这就是不涂防晒霜的结果。她只是个孩子。你怎么敢占她的便宜!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李美琳的母亲没有给她足够的私人空间,不顾李美琳的解释,拿起她的笔记本开始翻看。不管真假,她都因为觉得损害了孩子的利益,赶紧跑到超市去给了男店员教训和警告。而她母亲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的解决方法,她认为自己小时候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她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4.2 中西方家庭中的权力距离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高权力距离国家。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普遍要求孩子服从父母,父母往往注重培养孩子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品质。在中国家庭中,父母权威在每个孩子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西方国家大多属于低权力距离国家,孩子一旦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就会被平等对待。父母倾向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鼓励他们做各种尝试,强化他们的独立性格。下面是电影《青春变形记》中的一个例子。
例1
美琳独白:你这个神经病!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要画那些东西?那些可怕的,性感的东西?很好。你会搬到另一个城市的。改变你的身份。妈妈,我很抱歉。你是她的骄傲和快乐,这种事不会再发生了。
例2
妈妈:真不敢相信你们女生会这样利用她!
米黎亚:什么?
普丽亚:但是我们没有。艾比:不!我们从来没有。
妈妈: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个麻烦。把这些想法都塞到美美的脑袋里,带着她到处炫耀。现在她在撒谎,偷偷溜出去。她袭击了一个毫无防备的男孩。你以为这是开玩笑吗?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
米里亚姆:我们不是故意的,我们只是想看看乐队。
妈妈:乐队!你为了一群俗气的少年犯操纵了她?
米黎亚:不!她想……
妈妈:别怪她。她是个好女孩,你占了她的便宜。
米黎亚:美!告诉她!
普丽亚:什么?
艾比:老兄!
例1中可以看到,美琳画了一幅和男店员接吻的肖像,这让她的母亲很愤怒,她觉得让母亲失望了,并发誓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在这个场景中,反映的是,在一个亚洲家庭里,孩子从小就对父母惟命是从,考试成绩和课外活动都是父母安排的。当他们觉得自己让父母失望了,就会自责。
例2中可以看到,由于美琳在母亲面前一直表现良好,当她犯错时,她的母亲只相信那是因为她交了一些狡猾的朋友,一直指责她的三个好朋友,然而,当她的好朋友要求她告诉母亲真相时,她选择不回答,跟随她的母亲回家,以免再次让她的母亲失望,这伤害了她的三个最好的朋友。这两个例子,都反映了中国家庭的高权力距离。
4.3 中西方家庭的不确定性规避
霍夫斯泰德将不确定性规避定义为“一种文化的成员在面对不确定或未知的情况时感到受到威胁的程度,通常表现为紧张感和对可预测性的需求。”他发现大多数拉丁语系国家属于强不确定性规避,而中国属于弱不确定性规避。在教育层面,中国有很强的结构化学习课程,目标精确,时间和进度规定严格。相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在教育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规章制度。他们的学生更喜欢开放式的学习计划,没有死板的课程表。他们希望自己原创的答案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这里有一个电影中的例子,反映了弱的不确定性规避。
妈妈:美美,你来了。
美琳:嘿,妈妈……
妈妈:你迟到了十分钟。发生了什么事?你受伤了吗?你饿吗?
美琳:嗯…… 妈妈: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美琳:和往常一样。看看。
妈妈:哦,我的小学者。今天是优等生,明天就可能是联合国秘书长。祖先们会为之骄傲的。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美琳是亚洲儿童的典型代表。她总是向家人汇报好消息,并向父母展示好成绩。从电影中可以看出,许多成绩不佳的试卷都藏在美琳的秘密基地——她的床底下。直到故事的最后,美琳的妈妈去她的房间担心她变成小熊猫伤害别人时,才发现了这一点。
5. 结论
本研究运用霍夫斯泰德的三个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电影《青春变形记》里中西方家庭在家庭教育上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理解和自由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时,父母需要真诚地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意识。
6.参考文献:
[1]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9.12:126-129.
[2]刘宁.中西青年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