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一带一路”视阈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的传承保护与文化变迁研究
摘要:傣泰民族有着共同的民族渊源与文化,由于长期的迁徙,加之所处不同的国家政治制度与文化差异,形成了傣泰文化的多样性。“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框架,体现了“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以傣族白象、马鹿舞为桥梁,有利于链接傣泰民族原有的文化认同,加深彼此间的信任,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傣族白象、马鹿舞;“一带一路”;传承保护;文化变迁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孟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县内傣族由勐卯迁徙而来,是傣族白象、马鹿舞的主要流传地之一。傣泰民族是指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同民族渊源的傣族与泰人[ 郑晓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及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在中国称其为“傣”,在其他国家称为“泰”。在傣泰民族聚居区,跨国界的迁徙频繁发生,至今仍保持的密切联系。“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宏伟战略已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1]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DOI:10.14180/j.cnki.1004-0544.2014.11.002]。“一带一路”战略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焕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传统舞蹈如何传承保护,又发生着怎样的文化变迁。
一、“一带一路”视阈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的传承保护
傣族白象、马鹿舞是传统的拟兽舞蹈,二者的伴奏乐器相同,皆为铓、象脚鼓和镲。每逢重要的节庆活动,傣族同胞都会制作白象、马鹿舞的表演道具尽情舞蹈,寓意平安吉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演时一般先表演白象舞,白象舞表演结束后,进行马鹿舞的表演。傣族文化因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增强了傣族民众的文化自信,也使傣族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飞速发展,孟连县也依据自身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体验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传承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以当地文化馆为代表的国家权利机关不断重视傣族白象、马鹿舞的传承工作。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定期举办傣族白象、马鹿舞的展演活动,加大对该舞蹈的宣传投入,提高傣族白象、马鹿舞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与政府积极保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众的淡漠态度。目前傣族白象、马鹿舞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为了追求经济收益,年轻人多选择外出打工,造成了傣族白象、马鹿舞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危险局面。这种割裂的现象是当下傣族白象、马鹿舞传承保护的重要特征。
二、“一带一路”视阈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的文化变迁
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践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效推进沿线国家友好往来,促进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国家间和谐相处,实现共赢。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傣泰民族文化在不同国家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嬗变。总体特点是以傣泰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文化,进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复合文化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傣泰民族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也引发了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的文化变迁。
传统傣族白象、马鹿舞娱神属性明显。傣族全体信奉小乘佛教,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富贵与否、聪慧与否都是命运的安排,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虔诚的“赕”(dan,意为奉献)[ [1]岩香宰.从赕佛到现代佛教教育的跨越——对云南西双版纳佛教教育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6,(03):60-61.]。因此,传统傣族白象、马鹿舞主要是跳给神看的,表演场地为缅寺前的广场。当下,傣族白象、马鹿舞与旅游业相结合,进入剧场,走向舞台,主要为观众表演,由“娱神性”向“娱人性”转变,形成文化变迁。
三、“一带一路”视阈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的发展路径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5):538-544.]。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通过舞者肢体动作,传达傣族文化内涵,能够唤起傣泰民族共有的民族记忆,加强彼此间的文化认同。在“一带一路”视阈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在保持民族根性特征的基础上,应大胆汲取他者文化之优长,删除传统表演程式的重复部分,提高表演的观赏性。借鉴科学的舞蹈编创技法推陈出新,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舞蹈作品。打造全方位媒体矩阵,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进而喜爱傣族白象、马鹿舞。“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区域,联通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傣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是中国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以傣泰民众为各国沟通交流的纽带,不断巩固沿线国家战略与政治互信,坚持守望相助、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下,开展以傣族白象、马鹿舞为代表的文化交流,加强非政府组织间的友好往来,以舞蹈架设民心相通的桥梁,增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合作。借助地缘优势,实现经济互补,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结语
古老的驼铃声声回荡、舟车的川流生生不息、商旅的往来络绎不绝,昔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在今日重现生机,焕发活力。“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当今世界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沿线各国人民的团结互信,合作互动,以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为代表的传统舞蹈为媒介,在观赏舞蹈的同时,体验充满异域风情的他国文化,在沉浸式的鉴赏中,增进彼此的信任与信心。通过舞蹈艺术的交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会进一步相连,进而催生出互利共荣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晓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及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
[2]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DOI:10.14180/j.cnki.1004-0544.2014.11.002.
[3]岩香宰.从赕佛到现代佛教教育的跨越——对云南西双版纳佛教教育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6,(03):60-61.
[4]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5):538-544.
基金项目和编号:“一带一路”视阈下孟连县傣族白象、马鹿舞的传承保护与文化变迁研究”,2023年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YJSJJ23-B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