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现代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快了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时代,高职现代文秘专业要认真分析新时代秘书岗位需求,结合秘书行业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变化,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高职现代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 现代文秘 人才培养 创新 路径
一、信息技术对高职现代文秘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引领了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的业态应运而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高效。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一)信息技术对高职现代文秘人才培养外部环境的影响
(1)改变了秘书工作模式
传统的线下办公方式通常需要秘书在办公室内使用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来处理文字、传递信息、接待人员和筹备会议等任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秘书的工作模式也得到了改变。居家办公成为主要的办公方式,这种办公方式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就已经出现,曾一度被认为将取代线下办公。然而,基于中国的国情,线下办公仍是大部分企业的选择。
在特殊时期,企业和员工都享受到了居家办公带来的福利,也体验到了居家办公的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信业与IT业的融合速度,加快了移动办公的发展。移动办公可以让办公人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单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畅地进行交互流动,工作更加轻松有效,整体运作更加协调。
在未来,移动办公模式和线下办公模式或将成为人们工作的常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秘书行业也将不断适应和融合新的办公模式,为组织和员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2)拓展了秘书工作职责
秘书的主要工作职责通常包括文字处理、信息传递、会议组织、日常接待和综合协调等。然而,在特殊时期,许多企业和组织面临着经济压力和人员调整,秘书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消费降级、产业萎缩和外资撤离等趋势,秘书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3)加快了行政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的几年里,数字化科技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工作的精准性,同时也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从而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行政部门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数据治理和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加强数据信息共享,优化服务流程,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跟踪绩效、管理员工。目前,行政工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公文管理、会议室管理、物品申购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并且效果十分显著。
(二)信息技术对高职现代文秘专业教育教学的影响
(1)转变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交互平台,广泛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现代文秘专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这些平台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训练学生使用平台的技能,以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和信息交互平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例如,利用腾讯会议组织主题班会等。未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享受到优质的专业教育资源,而线下教学则使师生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便于技术技能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将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2)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为文秘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例如,各种秘书工作相关的网站、软件、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秘书工作动态、实际案例和相关行业信息。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3)拓宽就业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在文秘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文秘专业的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除了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在民企担任行政助理、秘书、接待员等职位。然而,这些职位的薪资收入往往不尽如人意,工作稳定性也不够强。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他们不仅可以在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公关媒体等部门找到理想的工作,还可以从事项目协调、会议组织、客户服务等职业。这些职业不仅具有挑战性,而且薪资收入和职业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
(4)教师素养要求更加全面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还需要具备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综合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人文综合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进,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教师需要适应这一新角色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能够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利用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工具完成教务任务,部分教师还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在线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信息化素养已成为教师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
二、高职现代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高职文秘专业经过4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日趋成熟,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秘书人才。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变化,高职现代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协调,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单一
高职现代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几个部分构成。各高职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的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并围绕“办文”、“办事”、“办会”等核心技能开设相关课程。例如,《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会议策划与组织》、《文书档案管理》、《职场办公软件应用》等课程都是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这些课程主要围绕文秘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展教学。然而,当前课程设置缺乏跨学科课程和实践项目,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狭隘,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职场需求。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陈旧
在新时代,大数据、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行政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秘书工作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完成任务。秘书工作中的“办文、办事、办会”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办公软件和移动设备来完成。因此,秘书需要具备移动办公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技能。然而,当前大部分现代文秘专业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有条件的院校在《秘书实务》、《会议策划与组织》、《职场办公软件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增加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然而,增加的深度和广度都由任课教师把握,没有该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这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新时代秘书工作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职现代文秘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学生了解秘书岗位、秘书职业前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训、岗位认知、岗位实习等。高职院校一般都建设有与专业配套的实训室,现代文秘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属于老专业、边缘专业,自然也建有实训室,但实训设备老旧,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秘书人才的培养需求,且不容易重建,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将目光转向企业,开展企业实践,由于秘书职业需求的分散性,企业也容纳不下大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在真实职场实践的机会,可能导致学生在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四)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现代文秘专业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教师都出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秘专业教育。此外,一些教师也缺乏行政工作的经历和专业的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情况。随着行政和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文秘专业师资队伍在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不足也变得愈发明显。
三、信息化时代高职现代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路径
(一)关注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设计图”,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首要原则。高职现代文秘专业要认真分析信息化时代秘书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制定出一套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职现代文秘人才培养方案,并持续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现代文秘人才培养规格始终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强化信息技术教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加速创新。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随着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各领域被广泛应用,社会对信息化秘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高职文秘专业建设应进行以下改进:
首先以信息化秘书人才职业能力为主线,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如信息管理、信息化办公技术、数据分析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数字化文档管理、AI智能办公工具应用等技能,从而提高信息化办公能力。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数字化时代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引进优秀教材和优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行政数字化转型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以及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文秘工作需求和挑战。这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工作环境,提高其竞争力。
第三,鼓励学生利用线上学习资源和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教学视频和电子图书等,自主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习机会,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最后,鼓励教师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使用在线教学工具和互动方式,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通过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解答。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探索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化时代,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能够适应先进管理模式、具备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思维并掌握信息技术的交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跨学科融合是一种突破学科边界,将不同领域内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融会贯通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高职现代文秘专业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与高职文秘专业相关且具有跨学科特点的课程。例如,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新媒体文案策划等课程可以拓宽专业培养渠道,打造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应创建跨学科融合的教师团队,汇聚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设计跨学科综合实践项目。学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知识。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探寻多元合作,创新育人模式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将职业教育和岗位能力相对接。高职院校要主动寻求多种合作模式,推动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高职现代文秘专业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建实训室,进行双师队伍的建设;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行双导师育人,挖掘职业技能元素、工匠精神等;也可以寻求与基层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开展社会志愿活动,参与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使学生在服务活动中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锻炼学生的办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五)开发虚拟实践项目和在线模拟实习,优化实践教育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在积极探索线下实习、实践模式的同时,也可以寻求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设计符合职业场景的虚拟实践项目,利用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在线模拟实习平台,搭建秘书工作场景,还可借助可穿戴设备等实现体感交互功能,鼓励学生在实训中主动思考、深度体验。这种虚拟实训平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即使再遇到突发情况,也可以在线完成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弥补了疫情期间线上实践教学的不足。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在国家数字经济的驱动下,职业院校的教师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在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技术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革,这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专题学习,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帮助教师了解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同时,加强教师数字化培训,确保教师不仅具备科技前瞻性,还能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转型。
其次,学校应着力打造数字化教师团队。这包括主动探索和熟悉各种线上教学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Zoom、Microsoft Teams等,以增强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的教学能力。
第三,创建教师学习社区,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建立跨学科资源共享平台,探索跨学科教学形式,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资源分享,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了解岗位能力需求,掌握岗位核心技能,提高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吻合度。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需求的教育。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职现代文秘教育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为了提高现代文秘专业育人质量,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掌握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同时,我们需要寻求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相衔接,实践教育与岗位技能相衔接,并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此外,我们还需要开展跨学科融合,以培养具备交叉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现代文秘专业的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夕宝,余景波,周鹏.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22,26(2):18-25
[2]刘俊平,叶文举.新冠肺炎疫情对秘书工作的影响及其思考[J].秘书之友,2020(11):4-7
[3]张建宏.新时代·新人才·新思路: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J].2022(04):25-27
[4]陈芷瑶.后疫情时代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3(11):146-149
[5]谭新兰.数字化转型对高职院校课程结构适应性影响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