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对策
摘要: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然而,面对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对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冲击、被边缘化的风险。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认知逐渐淡化,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困境。同时,现代科技和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商业化、娱乐化的影响,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及实践对策,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中华民族的根脉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和灵魂,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宝贵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全体中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使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1-2]。
培育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如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这些传统价值观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资源,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3]。通过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影响力扩大,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友好感情,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4-5]。
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教育普及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渐淡化。许多学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代科技和外语等方面,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却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缺乏对其的认同感和兴趣。这种教育缺失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和失传,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
(二)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实体活动,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快速化的传播需求。同时,一些现代化、商业化的娱乐内容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影响到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传承效果。
三、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在新时代,为了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来实现。具体做法包括:
教育课程的优化和创新:通过对学校教育课程的调整和优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实现跨学科的融合教育。例如,在语文、历史、美术等课程中,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模块,教授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传统绘画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场所,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途径,开展线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三)创新传播手段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手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和传播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中华传统文化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定期发布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视频、音频等内容,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例如,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有关中国古代诗词、传统节日、传统技艺等内容,结合时下热门话题和流行元素,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传统技艺表演、手工艺制作过程等,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除了网络传播,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可以组织传统文化展览、演出、体验活动等,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和关注。例如,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展等活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华;组织传统技艺培训班、工作坊等,传承和弘扬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讲故事会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加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可以将传统文化带到人们的身边,激发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结语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传播方式,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共同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传承,共同弘扬,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王若实,汪沅.新时代构建优良家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5(S01):86-90.
[2]钱雅蕾.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对策[J].汉字文化, 2022(22):165-167.
[3]陈卓.新媒体助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002):000.
[4]王悦.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实践路径[J].汉字文化, 2023(12):64-66.
[5]庞雪艳.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路径[J].文存阅刊, 2023(7):008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