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体育五育并举下“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建构的实践研究

袁伟平
  
大通媒体号
2024年11期
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摘要: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更是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五育并举”理念下,探索“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建构实践研究,旨在为小学生提供更加综合、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促进其身体素质、健康意识、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一研究背景凸显了对小学体育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有益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小学体育;2+1+1+E;体育与健康

引言

在小学体育五育并举下探索“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生活技能和综合素养,全面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这种实践研究,可以为小学体育教育提供更科学、更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健康意识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一、小学体育五育“2+1+1+E”的涵义

小学体育五育并举下的“2+1+1+E”体育课程模式涵义丰富多彩。在这个模式中,“2”代表体育技能和体能素质的培养,旨在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培养运动能力。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和活动,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学习并掌握各种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同时提高体能水平,增强体魄。“1”代表健康知识的传授,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养生常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1”代表体育文化的传承,强调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传统传承。通过学习体育历史、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等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体育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体育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

“E”代表体育教育的拓展,强调体育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通过拓展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个性化教学方式等措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的拓展不仅包括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还包括一些新颖的体育活动和课程,如户外探险、冒险运动、团队合作等,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体验到更多乐趣和挑战。综上所述,“2+1+1+E”体育课程模式在小学体育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旨在通过培养体育技能、传授健康知识、传承体育文化和拓展体育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健康意识、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其成为更加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新时代少年。

二、小学体育的现状问题分析

小学体育在当前的发展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资源匮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以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资源匮乏是小学体育面临的一大问题。许多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相对简陋,缺乏先进的体育设备和场地,导致体育教学条件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体育锻炼和训练,影响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源也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多学生更倾向于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网络世界,缺乏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体育锻炼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小学体育面临的一大挑战。一些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体育,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体育五育并举下“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要性

“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下的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这种课程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在这个课程模式下,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和健康课程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健康成长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德育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通过体育竞赛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智育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通过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智力、思维和判断能力。体育运动需要学生在比赛中做出快速决策和判断,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保持身心健康。美育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对美的追求和感悟。劳育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体育活动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训练,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培养耐心、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下的五育并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通过这种课程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小学体育五育并举下“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限策略

(一)以自身修养为标准,渗透道德教育

在五育并举的大环境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怎样才能对道德进行有效地渗透,这不仅要求老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更要让老师们掌握好方式。俗话说,学富五车,身正为范,特别是那些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的学生,老师在实践中应该以身作则,将道德教育进行渗透。毕竟,对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老师要是能以身作则,就会让学生们获益良多,这对他们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先做一些准备活动,然后再进行一些示范,这样既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进行一项运动,又能减少伤害,又能为同学们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始终“以身作则”,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指导学生。比如: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不能迟到、早退,就应该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按时赶到教室进行教学,在实践中不得无故提前离开。实践证明,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真正“以身作则”,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培养学员的自信

好的教育是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在小学体育的课堂上,注意到教学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基础教育系统中,体育并不是主要的科目,但它的具体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一些具体的内容的观察和引导,可以让他们更快速地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在这样的辅助下,当他们学到并能自己做一项体育运动时,他们就会建立起很强的信心,这对以后的学业乃至其它科目的学习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五育结合的大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例如,在进行篮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给孩子们做出榜样,还要把重点放在篮球的投篮姿态上,要让他们的双手保持准确,在运球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运球弧线,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修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打球的技巧,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语言进行激励,例如:“你的行动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油,请你一定可以学会有关的技巧”,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的了解,并给予适当的激励,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的信心,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开展多形式的实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对学生来说,学习一门课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习热情,在体育教育中也是一样。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们要注重对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进行组织,以免教学方式和内容太过单调,引起学生的厌烦和排斥。此外,如果体育教学方式固定不变,长期下去,就会损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此外,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体意识,在与同学的协作中,解决困难,这是五育并举条件下,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非常关键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新时代下,学生的协作精神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成为了新时代下用人单位选拔和选拔优秀学生的必备素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自我中心”化的趋势。所以,在五育并举的大环境下,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于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有着很大的意义。因为有些体育课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它在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效果,比如:在接力项目和团体活动中,都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小学体育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创造相应的体育项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体协作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来制订体育活动安排表,在进行的时候,要将孩子们的偏好和看法都纳入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特别要指出的是,课程的编排应能训练同学们的团体精神。就拿跳绳这个项目来说,当他们已经学会了跳绳的技术以后,老师会让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去跳一段长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配合,这样的话,在进行小组比赛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给调动起来,并且在进行协作的时候,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为以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知名运动项目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模仿和想象力,利用他们的这个特性,在小学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知名的运动项目,给孩子们看一看体育明星拿到金牌的场景,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利用这些比赛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比如:可以利用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获得金牌的图片,每当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候,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赛场上,就能给学生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让他们产生一种民族的骄傲。所以,在实践中,老师可以将相应的运动竞赛项目和运动名人与特定的体育课程相联系,从而达到爱国情怀的有效渗透。在小学体育中,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也要注重准确地掌握好渗透的时机,在恰当的时机,再结合一种科学、高效的道德教育方式,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准确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时机

纵观我们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历史,很多体育运动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一切的后面,都离不开每一位运动员的辛勤劳动和拼搏。它们为小学生提供了生动的道德教育材料,使其更具吸引力。透过他们的事迹,同学们可以体会到他们为了祖国而奋斗的爱国和集体。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他们喜爱的运动员,挖掘他们的优良的素质和特征,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更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结论

在小学体育五育并举下的“2+1+1+E”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实践研究表明,这种课程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方位培养,学生不仅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在团队合作、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劳动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种综合性的课程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巧燕. 校企合作模式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3,13(07):182-186.

[2]潘巧燕. 健康中国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4):165-169.

[3]成娟,朱亚成.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业设计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7):182-1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