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莒县过门笺保护传承与开发路径研究
摘要: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莒县过门笺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以促进其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莒县过门笺;保护传承;开发路径
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生动体现。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图案设计以及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研究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乏力的困境。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和弘扬。莒县过门笺的保护与传承,能够强化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1莒县过门笺保护传承与开发的意义
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莒县过门笺的保护传承,能够有效维护这一文化形式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丰富人类文化宝库。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莒县过门笺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开发莒县过门笺文化产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开发莒县过门笺文化旅游项目,能够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莒县过门笺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能够创新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让更多的人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促进文化的传播。
2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莒县过门笺保护传承与开发路径
2.1保护传承方法
莒县过门笺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保护过门笺,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传承是过门笺保护的关键。当地政府要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培养传承人、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确保过门笺技艺能够代代相传。同时,创新是过门笺发展的动力。当地政府要鼓励艺术家们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技术手段,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过门笺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过门笺,就需要拓展其传播渠道和影响力。当地政府应通过举办展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让过门笺走进校园、社区、乡村,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其魅力。同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过门笺走向世界,增强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保护过门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过门笺的保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同时,加强资金支持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过门笺的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2.2开发路径
过门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图案和色彩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我们应当组织专家学者对过门笺进行深入的研究,提炼出其中的文化元素和民族精神,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传统的过门笺制作技艺精湛,但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审美和工艺技术,对过门笺的图案、色彩、材质等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既保持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莒县过门笺开发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过门笺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其成为莒县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设过门笺制作课程和工作坊,让更多的人亲身参与到过门笺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一批批过门笺的传承人,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在参与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莒县过门笺产品还应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莒县过门笺走向世界舞台,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创造力。这不仅可以提升过门笺的国际影响力,也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其在传承与开发中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筑牢的生动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传承莒县过门笺,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艺术形式,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传承莒县过门笺也是对先人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有助于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在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与开发过程中,要始终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将莒县过门笺作为民族团结的纽带,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与开发工作,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3结语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莒县过门笺保护传承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术界和民间艺人等多方共同努力。当地政府应出台多种举措让莒县过门笺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现芸. 浅析莒县过门笺在校园里的传承与弘扬[J]. 美术文献,2021,175(5):85-86.
[2]白乃芳. 莒县过门笺剪纸在中学美术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 闽南师范大学,2023.
[3]郑奕. 山东莒县过门笺的造型艺术及应用研究[D]. 江苏:江苏大学,2021.
[4]王前前. 莒县过门笺视觉符号研究[D]. 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21.
作者简介:
鲁冠华(1980.10-),男,汉族 ,山东嘉祥人,学历: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与统战,工作院校: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安敏(1997.1-),女,汉族 ,山东日照人,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基层党建与统战,工作院校: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课题名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来源: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校级统战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