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践及其对疾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践及其对疾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将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31例患者),分别采取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方式,分析且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DS(47.44±1.02)分和SAS评分(46.77±1.0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3.55%(满意20例、一般9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于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液净化疗法。其过程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带有透析器的体外循环装置进行过滤,再将新鲜血液输回人体的一种方式,血液透析现如今在临床广泛应用,在患者透析过程中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较为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选取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不同护理,探讨心理状态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31例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2)采用HD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3)HD每周进行三次、每次4小时。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障碍;(2)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病。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21±2.16)岁;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0.17±2.19)岁;其中男性有17例、女性有14例。两组的各项资料(性别、年龄)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
①基础护理:需要满足每位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基本生理需求,如饮食指导和透析过程中的体位调整。②病情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透析效果等,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③健康教育:提供血液透析相关的基础知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透析的必要性,④情绪支持:护理人员会在需要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安慰和鼓励患者。同时开展心理疏导,提供基本的心理疏导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⑤对患者开展统一心理教育,包括:指导患者如何应对焦虑和压力,若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压力,并且伴有焦虑情绪,可以在患者开展治疗前,告知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情绪及时调节,告知患者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鼓励患者接受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压力,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给予患者传授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如积极应对、寻求社会支持等,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患者、患者家属,利于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
观察组实施: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1)个体化的情绪评估:在患者入组之初,通过标准化的情绪评估工具(如焦虑、抑郁等量表)和深入的访谈,全面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以及应对机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重新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确保护理方案始终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2)整合护理模式,与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社工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形成一体化护理模式,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
(3)定制化的心理干预策略:基于患者的个体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包括①认知行为疗法:针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和消极思维模式,通过认知重建和行为激活,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②情绪调节训练:教授患者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情绪。③动机增强和自我管理:帮助患者明确治疗的目标和意义,增强治疗的内在动机;同时通过自我管理训练,提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4)持续的支持与反馈:定期与患者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和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护理方案,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透析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
(1)心理状态[2]:采用SDS、SAS量表评估两组抑郁或焦虑症状,两个量表主要由14个项目组成,焦虑分界值为50分,若患者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症状越显著,正常在49分之下,轻度在50-59分之间,中度在60-69分之间,69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分界值53分,正常在52以下、轻度在53-62分之间;中度在63-72分之间,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满意度[3]:满意度包括三项指标,满意: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实施的各项护理操作,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在80-100分之间。一般: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实施的各项护理操作,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在60-79分之间。不满意:患者对于护理干预护理操作的满意程度低于59分。
(3)生活质量[4]包括四个维度(躯体、心理、社会、物质),每个维度分值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26.0,若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数据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SDS(47.44±1.02)分和SAS评分(46.77±1.02)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93.55%(满意20例、一般9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血液透析现如今在临床广泛应用,通过将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由仪器过滤后,排出体内的代谢的废物,对人体正常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进行维持,将净化的这些血液再回输到患者的体内,上述整个过程就称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作为一种长期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对于许多患者而言,不仅是身体上的负担,更是心理上的挑战。据相关研究显示[5],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治疗周期长、自身身体状态差等原因,对治疗抱有消极态度,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多数患者伴有不良情绪[6-7]。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8-9]。
通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能够促进透析工作顺利进行,对于护理内容进行规范,在日常对透析者进行照顾[10-11],减少不适感,提高透析者对各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但是由于常规护理无针对性,导致护理效果不显著。现如今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取得更为显著效果,采用综合性的策略来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将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医疗治疗等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确保患者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照护。通过这种方式,观察组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将能够更精确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从而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2-13]。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基于情绪管理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应对心理挑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黎海英.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脏病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4):61-64.
[2]高萌,姬杏丹,董璠. 联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7):1009-1012.
[3] 赵卉,邓孝陵,王红,等. 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3):32-35.
[4] 孔婷婷,吕冠,陈瑶. 个性化护理干预结合焦点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J]. 心理月刊,2022,17(17):136-138.
[5] 邵丽芳,鄢诚丽,俞杰,等. 1例多学科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钙化防御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7):807-810.
[6] 刘海迎,沈悦好,马艳秋,等. 1例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发心搏骤停患者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1):2592-2595.
[7]YAMAGUCHI, TOMOYA, YABE, HIROKI, MITAKE, YUYA, 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therapy on the persistence of physical function, exercise habits, and self-efficacy after cessation of exerci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A non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official peer-reviewed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pheresis,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Apheresis,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Dialysis Therapy,2021,25(4):458-466.
[8] 谢葵欢,赖小惠,张少君,等. 血管通路专科护理团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4):108-111.
[9] 周敏,汪迎春,王姜宇. 基于医疗数据系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护理开展的设计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0):98-100.
[10] 沈莉,方可喜,张静. FOCUS-PDCA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预防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68-71.
[11] 何惠霞,张玉娴,李林. 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9):88-91.
[12] 夏丹,姜利,邵忠雯. 自我决定理论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1):3227-3232.
[13] 潘文静,何文霞,刘同强,等. 护联体内血液透析通路标准护理流程的建立及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7):7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