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设计

陈凯
  
大通媒体号
2024年13期
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作业作为重要支撑,学生完成作业就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界亟需深入探讨的课题是如何科学地给学生布置好口头作业。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下,以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夯实数学学习基础,为小学低年级学生量身定制既高效又有趣的数学口语作业。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口头作业;作业设计

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作业的辅助,而学生作业的完成度能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低年级数学教师需慎重选择适合学生的作业形式,以现行“双减”政策为指导。口头作业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既能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通过口头表达,小学生能够不断锻炼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一、“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设计现状

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当前已经合理控制了传统的书面作业量,而作为新颖高效的作业形式,口头作业逐渐被教师重视起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口述作业设计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一是有的教师对口头作业认识不足,设计思路不够科学,办法不够有效。这就造成口头作业经常流于形式,有的放矢,没有实际效果。二是口头作业形式、内容比较单一,趣味性、创新性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最后,口头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不能及时反馈,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造成的。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转变思路和方式,设计有趣味、有新意的口头作业。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及时反馈和有效指导口头作业的完成情况。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设计仍需继续探索和完善。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口头作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双减”的背景下,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有趣的数学口头作业,由于有趣的作业往往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数学题的解答,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既能巩固数学知识,又能体会数学的乐趣,从而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投入。在响应“双减”政策,实现教育减负增效的同时,设计有趣的口头作业是当下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这些题目和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逛街现场,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有10块钱,一个苹果2块钱一斤,3块钱一个香蕉,你买苹果、香蕉能买几斤?”并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这类题目不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在体验数学实用性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锻炼数学运算能力。此外,数学口头作业设计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回答数学问题,设计出让学生走出迷宫的“数字迷宫”游戏。这种形式的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得到提高。最后,针对数学口头作业的设计,教师也可以运用故事化的手法。教师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讲述买胡萝卜的小兔子向学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数学,气氛愉快。

(二)设置小组口头作业,锻炼学生合作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小组合作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协调等方面的技能,是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本领。此外,小组配合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使学生解题效率得到提高。这种设计策略对“双减”政策起到了积极的呼应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在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减轻学生个人作业负担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提升。

例如,比如,首先,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数学题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命题。比如,教师可针对不同几何图形如何拼接成指定图案,设计一组有关“图形拼接”的小组作业,让学生共同探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本小组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有的学生负责资料的收集,有的学生负责提出拼接方案,有的学生负责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结果的记录。此外,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口头挑战任务,这些任务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配合进行复杂数学题的解题讨论,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一道数学题拼图,并将解题思路以口头作业的方式进行讲解。这些工作既可以为学生缓解功课上的压力,又可以让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数学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及时反馈,对小组作业作出评价,促使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分享活动,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作业成果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设计口头预习作业,提升学生预习能力

“双减”背景下,设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预习作业,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好口头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口头预习作业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口头预习作业进行检查评价,让学生的预习效果达到更高的水平。

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口头预习作业设计,教师可以采取“三问引导法”。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提出三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在家进行预习。比如,教师在学习“识图”这节课前,可以在口头上布置下面的预习作业:“你能描述一下这些图形的特点吗?请你尝试将这些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并思考每一类图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后利用家中的材料,尝试制作这些图形。在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哪些困难或有趣的发现?”这种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实践,对新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考。课堂上,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讨论,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前几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和心得。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可谓一举多得。

结语: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教师在设计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口头作业时,要把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提高作业质量作为首要目标,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口述作业,在注重作业质量提高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轶昕.“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案例[J].数学教学通讯, 2023(22):39-41.

[2]何国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师博览, 2023(12):70-71.

[3]李晓丽. (2022). 关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虹(10), 0145-014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姓名:  陈凯  (出生年月: 1979年11月  )

性别:  男

民族:  汉

籍贯:  福州

学历:  本科

单位:  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

职务:  教师

职称:  中级

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

教育阶段:  小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邮编:  3500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