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废固液回收中的应用
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多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若不经回收处理就直接丢弃或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首先,针对化学实验中“三废”废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采取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三废”认知、减排以及回收培训;对部分实验采取传统教学的线下教学模式,并辅助进行绿色化学实验以及胶囊化学实验等措施,减少“三废”损耗,减量,无害化处理,规范化回收,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结合线上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线下实践的必要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减少有害物质产出与排放,同时教育学生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保护环境。
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关心环境、提倡环保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各式各样的废弃“三废”以及回收问题又决定了“三废”减排教育存在以下特点:1,实验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2,废固回收实验多次教学,本身也是产生三废的源头。3,废固回收实验内容众多,项目复杂,几节课时间很暗满足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操作的熟悉,而且不能每一项都实际操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可以通过线上利用虚拟仿真以及微信小程序联合线下学生环保意识提升、开设环保实验项目、微型化学实验等减少“三废”的产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体现绿色化学,减少“三废”对环境以及人体维护,实验中心特别重视对废液的管控,制定了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严,对化学试剂的使用台账、废液处理的记录进行不定期检查。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全线上“三废”培训教学方式,线下教学中采取多种模式提升学生环保以实,减少废液损耗。
虚拟仿真教学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更加高效、灵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所取代。与此同时,废固液回收作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领域,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探索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废固液回收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虚拟仿真技能够模拟真实实验环境和操作过程,为学习者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废固液回收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复杂的废固液处理流程和设备操作,使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加深对废固液回收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将虚拟仿真技术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废固液回收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模拟真实的废固液回收场景和操作过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废固液回收的实际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废固液回收的相关知识。图1
线上虚拟模拟体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简捷、安全和模拟真实情况的功能。 它可以模拟所有受仪器、药物、毒性、污染等限制的经验, 并填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空洞。线上将关于“三废”的虚拟仿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废液、废固、废气分类以及危害,加深“三废”排放缩减以及回收利用概念;了解节约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介绍以及回收利用;让学生锻炼了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这样既节省试剂,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老师利用微信小程序强化实验用品管理
老师利用微信小程序强化化学实验用品管理是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方法。微信小程序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应用,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实验室的用品在储存期、使用期及变成“三废”后都由老师管理,费时费力。实验室利用微信小程序里的“统计助手”,创建统计表单,按照自己的要求设置各项统计所需信息,如姓名、手机号、地址、共享实验材料信息、回收实验材料信息等,设置结果小程序可见。可帮助老师实现化学实验用品的实时查询和盘点,还可以帮助老师实现实验用品的借用和归还管理,最后,可以提供实验用品的报废管理功能。(图2)
3.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培养理念指导下,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课程的学习。上课一开始, 要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液、 重金属离子等废弃物的危害性。灌输“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想。
4. 分门别类回收
实验室废弃物种类繁多,要求学生根据它们的性状特点、是否有毒、是否可再利用等因素进行分类回收,对三废进行分类回收是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例如,对于酸碱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废水等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通过分类回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实验中的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实验室应加强对三废处理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上+线下”的“废固、废液”回收利用知识教学新模式。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传统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起传统方式和现代技术并存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提高化学实验绿色化。
致谢: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课题(SYJS202211,SYJS202218,)
参考文献:
[1]庞爽,张伟,兰文兰.化学实验室“三废”及其处理方法[J].化工管理,2023,(6): 43-45
[2]王建新.高校化学实验室“三废”排放收集及处理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3,(24): 187-189
[3]代智慧.无机化学实验中“三废”的绿色化处理[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第35卷(5): 37-38
[4]娄阳.高校化学实验室“三废”排放收集及处理方法[J].化工管理,2021,(29): 51-52
[5]孟新.化学实验室“三废”及其处理方法[J].环境与发展,2020,第32卷(1):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