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利用山坡资源开展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践研究

夏晓岚
  
大通媒体号
2024年15期
苏州大学幼儿园 215031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作为一种新兴教育理念已深入幼儿教育之中,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为例,探究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及具体实施途径,并对游戏化课程的开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山坡资源;课程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顾名思义是指以游戏为载体,以计划授予的知识点为元素,并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让幼儿更加深刻理解授课内容的一种教育形式。相比于传统的教育形式,课程游戏化以更强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而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青睐。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部分教师可能由于缺乏经验而找不到优良的实施路径,例如,有些幼儿园会选择购买大量娱乐器材,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将幼儿束缚在一种人造的环境中。本文认为,应该积极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资源,设计合理的游戏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本文以苏州大学幼儿园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为例,探究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及具体实施途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的思路

在选取课程游戏化的载体时,首先需要考虑游戏环境以及幼儿的兴趣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园内及周围的实际情况来开发游戏化课程内容。除此之外,游戏化课程还必须在保证幼儿安全且不过多占用公共资源、影响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开展。苏州大学幼儿园位于苏州大学校园内,距离幼儿园不远的位置有一片小山坡,坡度平缓且覆盖绿植,非常适合作为游戏化课程教学的开发利用。此外,这片小山坡一直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是小朋友们的玩耍乐园,因此在这里进行课程教学也能够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及参与度。

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的教育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幼儿的感知运动能力。感知运动能力是一种个体能够体验到自身身体的掌握和控制感的能力。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和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如果在此阶段训练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将会对幼儿今后运动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山坡资源设计游戏,让幼儿在攀爬的过程中用肢体动作探索与发现,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与此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哪些东西可以从山坡上滚落、哪些物体滚落得最快等问题,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及认知,这将有助于增强幼儿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二、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的具体设计

基于提高幼儿的感知运动能力这一目标,在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游戏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重识小山坡”。小山坡是孩子们日常玩耍的地方,这里要求孩子们重新感受山坡周围的环境,并记录哪些是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接着在孩子们爬坡玩耍时要求他们记录自己爬坡时的感受,从而引出陡坡与缓坡的概念。最后选取自己喜欢的工具,想办法来测量山坡的高度,并比一比谁的办法最有趣。第二个环节为“由一只皮球引发的关于‘滚动’的思考”。在课堂中先让孩子们思考哪些东西可以从山坡上滚落下来,并猜一猜哪一个东西滚得最快,然后让孩子们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游戏实验并验证猜想,并给那些猜中的孩子一些奖励。紧接着思考为什么有的材料滚不动?哪些东西滚得快?同一种物体在陡坡和缓坡上谁滚得更快?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时间记录等方法来进行验证。

三、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的思考

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是对新课改的积极响应。通过山坡上的游戏设计,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陡坡与缓坡的区别”,学会时间记录等生活常识。如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那么必然是通过课本上的插画和文字进行体现,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只会使得幼儿的理解程度和认知深度大大下降。与此相比,游戏化课程将显著提高幼儿的感知运动能力,实现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更有趣的课程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实际动手操作相比于看插图会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及理解,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第三,相比于室内课程,户外课程也会使得幼儿更加健康阳光。利用山坡资源开展游戏化课程只是课程游戏化的其中一种途径。教育工作者们不必仅仅拘泥于此,只要是向着幼儿教育目标前进,还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有趣、新颖的教学设计,而这也是最值得各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丽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2021(42):50.

作者简介:夏晓岚(1989年5月),女,苏州大学幼儿园,邮政编码215031,幼教一级,园长助理,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资助项目: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区级专项课题,户外体验场游戏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