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生涯规划力提升策略研究

林友清
  
大通媒体号
2024年15期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 福建福州 350300

摘  要: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生生涯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特点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而且将政治学科知识应用于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同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科学的生涯规划,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生涯规划;社会责任感

引言:

在当今社会,高中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学业和职业竞争,因此,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我、社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将政治学科知识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同时理解社会的需求和期望。

一、基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生涯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给学生一个认识与分析社会现象的构架,又通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公共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训练,有助于他们树立对自己未来事业及社会角色的深刻理解。在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政治学科知识同个人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结合起来,以便对自身发展方向做出更加精准的评价。另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社会变迁等因素对个人生涯规划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及国家利益的各项决策。所以,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中学生生涯规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学生谋划未来和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生涯规划力提升策略

(一)了解自我特点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作为中学生在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涯时,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特长、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的自我特点,并与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未来趋势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找到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比如,如果一个学生擅长逻辑思维、善于分析问题,又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资源分配很感兴趣,那么他可能更适合选择涉及政治、经济等社会管理类的专业,如经济学、行政管理等。而喜欢动手实践、擅长创新的学生,则可以考虑选择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等专业。只有充分了解自我,并对未来社会的需求有清晰的认知,中学生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

(二)将政治学科知识应用于生涯规划

在高中政治的学习当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基本概念以及理论知识,还能够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学习。以高一的思想政治必修二"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一课程为背景,学生可以结合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经验,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他们的职业路径和生涯规划。首先,在政治课程中介绍的各种收入分配机制,如工资分配和税收政策等,都与个体未来的职业成长和收入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依此对不同职业或职位的收入前景进行评价,并对职业方向进行理性规划。再者,诸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同样会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品质产生影响。所以学生要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将来职业路径来选择合适社会保障待遇。另外,政治课上讲政府对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影响,对学生今后走公务员或者相关从业道路有启发。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

发展中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共参与意识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中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也需要注重社会发展的走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中的探讨与决策。一是高中政治课程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例如,在探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一主题时,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我们应当如何融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之中?怎样通过专业特长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呢?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够真正确立责任担当。二是学校要为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增加实践机会。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管理和社区服务,使学生切身体验公共事务决策之辛苦,形成公民与参与意识。

(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知识和概念,更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以增强他们的生涯规划力。政治课程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比如,学生可以就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问题,如覆盖面不足、待遇水平偏低等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更能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关键能力。政治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生涯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众多选择中权衡利弊,做出恰当的决策。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进行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结语:

中学生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高中政治课程正好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通过学习政治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分析社会需求,培养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等,也可以帮助学生做出更加理性、负责任的生涯规划。高中政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促进中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支撑。学校应该重视政治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中学生生涯规划水平的不断提升,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翔.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探究[J]. 大学, 2023, (34): 66-69.

[2]谭小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四个意识”的培养途径[J]. 中小学班主任, 2023, (17): 71-72.

作者简介:林友清,男,汉族,福建福清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

课题:本文是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学生生涯规划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立项编号:FZDY2023015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