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陈少杰
  
大通媒体号
2024年16期
西安科技大学 710054 讲师

摘要:土木工程是一个涉及到大量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学科,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挑战。然后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1. 引言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土木工程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发展。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将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并通过一系列研究探讨在工程实践中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效方法[1]。然而,在此过程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是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2],也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有效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构建一个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起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为推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力量。

2. 可持续发展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各行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土木工程作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如何在其实践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

2.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4]。土木工程涉及建筑、交通、水利等多个领域,其活动直接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土木工程项目往往侧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和社会的长期影响。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促使土木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阶段全面考虑环境负荷、资源消耗以及社会责任,从而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目标。

2.2 环境保护与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实践中常涉及大量自然资源,如矿石、水和土地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会改变自然景观,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5]。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必须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废水回收和再生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对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

2.3 资源高效利用与土木工程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土木工程中,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材料。现代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和物联网(IoT),提供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6]。通过精确的设计和规划,可以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建筑物生命周期管理也应该纳入资源利用的考量范围,从设计之初到最终拆除,都应遵循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原则。

2.4 社会责任与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项目通常规模宏大,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土木工程不仅要关注环境和经济,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包括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社区居民的权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增强社会公平。从长远来看,这种全面责任的承担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社会认可度和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与土木工程的紧密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土木工程实践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全面平衡,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繁荣。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深入人心,土木工程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3.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土木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学科,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

3.1 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未来将承担起建设和维护国家基础设施的重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软技能在土木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因为工程项目通常需要多个团队协作完成,良好的沟通和领导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成功率。

3.2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这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因为很多项目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开展,只有尊重和理解这些文化,才能有效地推进项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未来的工作中践行这些理念。例如,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他们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有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土木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和技术创新,从而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还有助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高校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时,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思想素质的全面人才。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未来的土木工程师们不仅能够胜任专业工作,还能够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不仅是未来的工程师,更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公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4.1 课程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传递知识,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当前的思政课程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完善思政课程体系,提升其教育效果,已成为各大高校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8]。

当前,思政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多数课堂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互动性和参与度不足,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最后,在评价机制上,偏重于书面考试,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考察。

为使思政课程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课程内容应不断更新,融入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最新发展。例如,可以增加对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全球化等主题的探讨,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现象的同时,提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由表达。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4.2 实践活动的开展

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志愿服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形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为社区和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帮助,还可以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志愿服务还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履行社会责任[9]。公益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通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社会现实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的认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中得到锻炼。这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4.3 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氛围,还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是学生、教师和职工共同创造和分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社会实践活动等,弘扬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平等、尊重、互助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和谐、宽松的校园氛围。

通过举办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讲座、报告会和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发挥学生社团和班级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才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4.4 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10]。思政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引导者和道德的示范者。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今社会信息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学生接触到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思政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坚守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加大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校际合作等方式,优化思政教师队伍的结构。高校应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晋升通道等方面给予思政教师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思政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校企合作、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思政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

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自我提升。只有通过多方努力,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5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基于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索,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可以有效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潇蒙.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13): 211-213.

[2]周科峰, 李宇峙.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初探[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4): 124-125.

[3]许小凤. “建筑材料与检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路径[J]. 亚太教育, 2023, (7): 116-119.

[4]郭大立, 马腾, 梁海山, 等. 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0(1): 1-4.

[5]邓弘扬, 黎丹, 段翔. 土木工程专业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教导刊, 2024, (12): 93-96.

[6]吴瑜灵, 王远利. BIM-IoT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智能化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 31(2): 20-24.

[7]罗欢, 廖一. 课程思政融入土木工程类课程路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 (50): 125-128.

[8]杨宇友, 魏英杰. 新时代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 2023, 9(20): 36-39.

[9]赵君, 李楠. 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构建[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 32(1): 56-60.

[10]秦翊莹. 高校思政课“四有”好老师培养探赜[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 (19): 77-8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