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融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媒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过于强调机械记忆和规则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法学习的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文化渗透;跨文化理解
引言:英语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主要交流工具,其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枯燥单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文化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将文化元素融入语言教学成为一种新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文化认同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故事、传统节日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也能接触到丰富的文化素材。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1]。文化认同感的增强,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从容自信。
(二)提升学习兴趣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传统文化内容与英语语法教学相结合,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化元素的引入,不仅打破了语法教学的枯燥和单调,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使他们在学习语法规则时,能够体验到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策略
(一)文化背景材料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材料,可以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将语法教学与丰富的文化背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材料,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传统节日等,将其融入语法教学中。这种方式不仅使语法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2]。文化背景材料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例如,高中英语人教版“Travelling around”一课中,在讲解过去完成时的语法规则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关中国古代旅行家玄奘和他的丝绸之路旅程的材料。通过描述玄奘在出发前已完成的准备工作,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此外,教师可以提供与长城、故宫等著名文化遗产相关的阅读材料,介绍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学生在练习语法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文化主题作文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使用文化主题作文,可以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作文题目,探讨传统节日的意义、描述古代历史事件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文化主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考和组织语言,使他们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自然地运用和实践所学语法。这种教学策略不仅丰富了作文题材,使写作训练更加有趣和有意义,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语法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双重目标。
例如,高中英语人教版“ Natural disasters”一课中,教师可以布置一篇作文,题目为“Describe how ancient Chinese dealt with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and earthquakes, and compare it to modern methods.”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的语法结构,过去时态、被动语态等,来描述古代中国人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以及这些方法的演变和现代应对策略的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练习了语法知识,还深入了解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和方法。
(三)文化语境练习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进行文化语境练习,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法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之一。通过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语境练习,教师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中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创建涉及传统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内容的对话或短文,要求学生在这些语境中使用特定的语法结构。这样,不仅使语法学习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在这些练习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增强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语境练习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语法掌握水平和文化素养,实现了语法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例如,高中英语人教版“History and traditions”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练习,要求学生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或中秋节的习俗和传统,填写相关的语法练习题。这些题目可以涉及动词时态、语态、句型转换等语法知识,并结合节日的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语法知识,还能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习俗。通过这样的文化语境练习,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语法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结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语法知识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为了教授语法知识,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语法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波玲.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今天, 2021, 000(016):P.1-1.
[2]王艳丽.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