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在高职卫生院校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在高职卫生院校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级三年制专科临床班的学生135,对比分析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应用于高职卫生院校临床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应用此教学方法后学生考试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在高职卫生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及成绩,应加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 微课;BOPPPS;诊断学;应用效果
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见习和实习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广且抽象, 实践操作项目多,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学生难以理解消化。因此,如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临床专业诊断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研究团队从2022年开始在三年制临床专科班的诊断教学中采用了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力图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及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22级三年制专科临床班135学生,实验组52名,其中男生56名,女生79名,平均年龄19.23±0.57岁。
1.2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教学方法
1.2.1 老师的准备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摸底,以便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和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好课程中相关微课、微视频、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提前与科室教学组讨论,保证教学质量。
1.2.2 学生的准备
学生提前通过微课预习课程中相关内容,能更顺畅地参与到课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勾画出自己的难点,以便课程中老师解答。
1.2.3 课程的准备
采用 BOPPPS 教学模式衔接不同的微课知识点,按照 6 个环节闭环开展教学, 构建诊断学课程的组织安排体系。BOPPPS模式的6个环节都可以运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学习通开展教学,通过引入视频、动画、图片等能丰富网络终端的听课体验。
1.3 评价
对比分析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应用于高职卫生院校临床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Excel2007进行数据收集,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此教学方法前后学生的考核情况比较 应用后考试中的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应用此教学方法前后学生的满意度 应用后考试中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医学高职院校临床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诊断学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临床实践。由于目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诊断学的特殊性以及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见习生和实习生临床操作的机会很少,无法满足以后进行临床工作的需要。传统的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的教学越来越不适应当今高职卫生院校的教学。这就给我们的临床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教学法应用于我院临床专业三年制专科的诊断教学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目标的制订、实施和检测等环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资源获取的便捷性,提高学生与重要知识点的接触面,这一教学方法内容形象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强,与带教教师互动好,从而有效避免单纯网络教学及传统教育模式的缺点,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缺乏互动性的难题。
在本研究中,应用后考试中的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后考试中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更适合高职卫生院校的临床专业的诊断教学。
当然,尽管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教学法得到了我院众多师生的肯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满意度,同时也可以为不同课程应用BOPPPS教学模式进行网络教学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加教学收益。以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新时期高职卫生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与微课及BOPPPS教学法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发挥更大的效果,使我们的学生今后进入临床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今后我们亟需继续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曹梅,徐米清,陶怡,等.现代教育技术在诊断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4): 56-58.
[2] 李莉.基于BOPPPS 模型的微课设计[J].教育现代化, 2016,3(38):222-223. [3] 张琼,陈丹,蒋玲,等.微课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 (11):815-817.
[4] 王若涵,张志翔.BOPPPS式教学在植物生殖生态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 11,2 9(5):55-57.
[5] 刘耀阳,刘洋,吴歆,等.医学留学生物理诊断同班施教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8): 91-94
[6] 覃晶晶.BOPPPS 有效教学结构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297-298
[7] 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BOPPPS教学法在西医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7): 99-100.
本文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微课融合BOPPPS在高职卫生院校临床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课题编号:202202007)的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