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英语课堂评价与激励策略:基于七年级英语Unit 4听说课的教学实践
【摘 要】在课堂上,学生若能得到个性化和及时性的评价和激励,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成就感和专注力,从而提升学习兴趣。近年来,国内对课堂评价功能越来越重视,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激励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本文通过七年级英语Unit4听说课的教学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提前设置精心设计的评价与激励,以推动多元教学,达成更为丰富的教学目标,为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评价与激励 精心设计 教学实践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2003)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之一。尽管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但现实英语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受到早前的教学习惯、学生英语素养、教学设计浅显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和激励仍然比较单一、浅显,不能激荡学生的内心,更不能引起共鸣,难以有效地开展激励教育。
二、初中英语课堂评价与激励的现状
(一)只关注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感受
不少教师紧跟课件和教学设计推动教学,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忽视学生的课堂接受程度和英语交流功能。课堂中往往出现“一言堂”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或吸收知识却不得而知。即使有互动教学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也往往不高,参与感较少。如果教师未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与激励,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无法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久而久之会成为被动学习的附庸者。
(二)评价和激励的形式单一浅显,缺少个性化和深度
英语课堂评价现状相对薄弱。即使学生表现精彩,教师的评价语言也比较匮乏、单一,一般都是“good job”、“well done”等。这种浮于表面的评价无法对学生产生有效激励作用。如何运用简单的词汇与句型,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即时反应,是对英语教师的考验。
(三)教学设计浅显,无法产生有深度的评价和激励
英语教师长期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激励,还因备课时未设计能让学生闪光发亮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课堂表现平平、缺乏亮点,这也掣肘了教师的评价与激励。英语教学设计应该有层次、有递进、有留白,教师需在课堂中灵活追问,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的平台和空间,这样学生才有机会闪光。学生时不时散发的智慧之光,也会激发教师的评价热情。
三、几种适用的课堂评价和激励设计方法
(一)固定课堂的某些特设环节,让评价和激励的平台常在
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中固定某些特设的教学环节,比如英文歌曲学唱。学生在课前或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内学唱英文歌曲,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氛围,培养语言感觉和兴趣。这个环节对七年级学生尤为关键,帮助他们突破学习语言的羞涩和胆怯,树立信心。模仿英语听力片段中的对话、演绎故事性阅读文本,也是可以常设的教学环节。
(二)培养学生的相互激励和评价习惯
教师的评价和激励固然重要,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激励效果更佳。学生之间的互评视角独特,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教师可以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一些评价和激励的英语句式,让学生在语言支架下表达真实情感,培养互评习惯。
(三)设计有深度的问题,给予学生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
教学设计应考虑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与学生已有经验相关且具有深度的问题,给予学生时间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这个环节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给他们闪光发亮的机会。为了进行个性化和有深度的评价,教师需预设多种学生表现,并加强自身语言素养,灵活运用语言给予评价与激励。
(四)培养小组合作习惯,凸显集体智慧
小组合作可以融合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优缺点,迸发出集体智慧。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得出各自独特见解和认知,激发教师的正向评价与激励,促成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达成更为丰富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上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物品摆放话题,引导学生谈论Tom的生活物品摆放,操练方位介词on/in/under的使用,使学生学会准确描述物品位置。
教学目标:正确使用方位介词;准确谈论物品位置;从图文中挖掘潜在信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认知。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重点词汇如bookcase、sofa、chair等;学习使用on/in/under等方位介词来表达物品位置的句型。
(二)学情分析:此次分析的课是一节公开课,学生英语素养较好,课堂表现积极活跃。
(三)教学设计分析:
Step 1 Warm-up(英文歌曲Lemon Tree)
【教学片段1】Lemon Tree英文歌曲学唱
学生学唱英文歌曲,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把这个环节作为每节课的固定项目,关注学生的组内参与度、默契度、声音和谐度、个人声音特质等,激励形式包括加分、相互鼓掌、击掌、颁发小礼品等。
【教学片段2】 学生进行对话编辑与操练
教师指导学生对上个环节中教授的句型进行对话编辑与操练。教师在发现学生回答与自己PPT图片上的呈现不一致后,追问并表扬学生的细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片段3】深层次的听力与回答
教师设计问题增加难度,第二问的答案在听力中有干扰内容,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回答正确。问题的设计带给听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成就感,教师及时评价与激励,帮助成就感落地。
【教学片段4】模仿环节
教师让学生逐句跟着录音进行模仿,对情感表达丰富的句子,教师预留表现机会给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感,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
【教学片段5】Let’s think (小组讨论)
教师提出开放性且具有生活意义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建议。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四、结束语
英语课堂中的评价与激励在“有意而为之”中真实发生,推动多元教学进行,达成丰富的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文提供的方法,英语教师能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评价与激励,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吴少炫 《课堂激励策略研究》2016
陈新博 《初中英语课堂激励的现状与反思》 学周刊 2016(2)
严明贵 《课堂激励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推动力》 教学与管理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