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态文明教育下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

吴王颖
  
大通媒体号
2024年22期
漳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生态文明教育背景下,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课程目标聚焦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实践能力。课程内容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教学策略强调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环境问题。教学评估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和情感态度。此设计旨在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未来公民。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数学;思政

前言: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如何确保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寻求一种更为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成为了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程目标

对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作方式。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明确生态系统的定义,理解其包括的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地,学生将能够详细地描述和分析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生物之间如何通过这些网络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2课程内容

在当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将科学、数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并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中,构建一个跨学科的学习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整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学习视角,还加强了思政教育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渗透[2]。

在数学学科方面,除了提供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工具外,还可以强调数学在环保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和思政教育价值。如在探讨能源利用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不同能源来源的效率、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而理解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利用与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系,以及作为未来公民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

此外,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数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例如,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学生可以通过统计和概率的知识分析不同垃圾类型的生成量和处理成本,从而提出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案。这种基于数学分析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明白在环保行动中,科学、合理的方法至关重要。

在思政教育方面,可以结合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例如,在探讨水资源管理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水循环和污染过程外,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个人行动和社会合作来保护水资源。同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3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合作学习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与环保相关的项目任务。例如,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负责调查校园内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为了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展示和讨论活动,每个小组可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成果和节约用水建议,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点评。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利用游戏元素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与环保主题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环保知识。例如设计一款垃圾分类的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游戏可以设置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不同的垃圾分类题目和难度等级。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判断,将垃圾正确分类到对应的垃圾桶中,才能通过关卡并获得奖励。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巩固他们的所学知识。除了游戏设计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创建更逼真的学习场景,通过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自然保护区或受污染的工业区,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破坏。

以教授“水资源管理”这一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以及游戏化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调查校园或社区内的水资源使用情况。每个小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并记录数据,然后整理成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撰写报告,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自己的节水建议,并在班级内分享展示。最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水资源分配的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决策者、农民、工厂经理等,根据各自的需求和水资源状况进行分配。通过游戏,学生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4教学评估

过程性评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小测验、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日志等工具,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让他们自评、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成果性评估,要明确评估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要关注学生的创意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实践能力,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此外,成果性评估还可以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或项目成果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一部分,观察他们在完成作品或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结论: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在更多学校得到推广和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让我们携手前行,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未来公民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炫清,梁子豪,谭丽平,等.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双碳”教育研学课程设计 [J]. 地理教学, 2023, (21): 38-42.

[2]曾靓.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融合校本课程设计——以“走进身边的古树”为例 [J]. 中学教学参考, 2023, (27): 23-2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基于小学跨学科融合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dy23137。

作者简介:吴王颖,女,福建省漳州市人,汉族,1991年10月出生,本科,初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