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短视频课程开发新模式

倪文娟
  
大通媒体号
2024年23期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芜湖 241100

随着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文化消费形式。本文围绕《短视频策划与运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短视频内容创作与运营的核心要素,并基于此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短视频课程中的应用不仅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还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工具,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再通过校企合作的融合从而使课程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关键词:短视频;人工智能技术;课程设计;校企合作

根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4%。”由此可见,当前短视频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用户参与度日益提高,形成了多元化的内容生态,各行各业都抓住短视频这一风口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产品宣传、品牌推广,以及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极大地拓宽了营销渠道和市场影响力,这便导致企业和平台对专业人才,尤其是内容创作、视频制作、数据分析、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才有着极大需求。并且这些年随着市场的发展,“教育部积极推动学校加强数字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修订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提高相关人才培养质量,拓展新媒体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产业业态衔接,引导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在当前的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下,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始紧跟市场,注重新媒体方面的人才培养。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也为学生实现就业梦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一、《短视频策划与运营》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短视频策划与运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授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是构成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中详细介绍了短视频的策划、制作与运营等知识点,为学生呈现完整的短视频制作流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短视频工具使用方法,具备现有工具应用和新工具挖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等工作,确立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战技能的短视频专业人才为目标。

(二)课程教学思路

《短视频策划与运营》课程共分为两个教学期,分别为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春季学期共16周,教12个单元内容,每个单元平均2-4个课时,课程安排每个班每周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短视频运营实训》实践课程安排在暑期,为期4天,共16个学时,课程内容分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平均4课时。

在春季学期,主要围绕短视频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分为六个模块:短视频策划、短视频拍摄、短视频剪辑、短视频运营、短视频数据分析、短视频变现。学生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将建立起对短视频策划与运营的整体认识,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暑期实训的过程中,大家将分组完成一个短视频作品的创作,创作流程为拍摄、剪辑、运营、汇报四个内容。最后,我们将通过策划案的撰写、作品展示、作品汇报等方式,对学生理论掌握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课程教学实践

在正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也会将教学实践融入到课程中。比如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专业认知或企业实习,带领学生走进新媒体一线,切实了解和体验新技术在新媒体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另外,还要将学科竞赛体系融入实践教学中,构建行之有效的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并结合各类专业竞赛,共同构建一体化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课堂互动中,可以借用AI技术,设置具有趣味性的互动方式,将学习内容融入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现有优秀网络资源和工具的支持下,构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追踪、记录和分析,形成学生画像,帮助教师掌握学习者的特征,使其便于因材施教和开展个性化教学工作。

教学应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是文案写作。教师可以将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工具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AI工具里输入一些关键词,便可利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生成各种短视频标题、文案、故事、分镜头脚本等,并分析出人物、对话、场景、道具等要素,整个过程仅需数秒,且自动分析完成后,还可以进行人工校对和补充。这不仅能够提高短视频内容的创作效率,也为老师上课教学生如何撰写分镜头脚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范本。其二是短视频制作。2024年初,Sora的出现标志着创作者只需要提供相应的关键词,便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短视频一键生成,这让老师在教学过程有了很好的指导素材。其三是数据分析与运营。在课堂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老师收集到不同类型的短视频数据,借用这些数据,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去理解数据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对短视频进行再创作。短视频平台还可以结合视频和用户数据进行精细化运营,通过AI技术和用户画像分析,帮助师生分析用户偏好,了解消费行为,从而更好地优化短视频内容和服务。其四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评价体系中,可以帮助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加系统化、科学性以及针对性。教师可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自动评测,除了对客观题进行判定,还能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结合评价标准对主观题进行测评,这样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得来说,在《短视频策划与运营》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利用讲授、案例分析、AI技术、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市场敏感度,从而对未来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2/c88-10964.html.

朱竞娅,王紫,张炜,等.以产出为导向的新媒体类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以“短视频创作与网络直播”课程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4,(03):60-63.DOI:10.19400/j.cnki.cn10-1407/g2.2024.03.015.

倪文娟(1996.9—),女,汉族,籍贯:安徽芜湖,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学位,专业:广播电视,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基金项目: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新媒体营销研究团队科研项目,校级,编号:23kytpy0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