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一种基于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的3D打印设备设计与优化

刘益壮 胡友斌
  
大通媒体号
2024年28期
杭州乐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正畸牙套生产优化的3D打印设备,该设备采用光敏树脂作为打印材料,集成了主体机构、清理机构和移动机构。通过独特的切割与清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打印过程中喷头淤堵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打印效率。本文详细阐述了设备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验验证结果,为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光敏树脂,3D打印,正畸牙套,清理机构,设备设计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制造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其中,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以其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及材料多样性等优势,在医疗、航空航天、珠宝制造等领域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为个性化医疗器械的制造提供了可能,正畸牙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打印速度、精度及材料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该技术通过逐层固化液态光敏树脂来构建三维实体,能够精确复制复杂结构,满足医疗领域对高精度、高生物相容性产品的需求。在正畸领域,光敏树脂3D打印的正畸牙套不仅可以根据患者的牙齿形态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矫正效果,还能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

2.正畸牙套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与挑战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正畸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正畸牙套存在制作周期长、舒适度差、难以适应复杂牙齿形态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患者对个性化、高效、舒适治疗的需求。因此,利用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实现正畸牙套的个性化定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打印设备往往面临喷头淤堵、打印精度不稳定等挑战,影响了正畸牙套的制作效率和品质。

3.当前打印设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光敏树脂3D打印设备在打印正畸牙套时,常因树脂材料特性、打印参数设置不当或设备设计缺陷等原因,导致喷头淤堵现象频发。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还延长了正畸牙套的制作周期,降低了患者满意度。此外,部分设备在打印精度、稳定性及自动化程度方面也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打印需求。

(二)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3D打印设备,专门用于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该设备将集成先进的清理机构和移动机构,以解决喷头淤堵问题,提高打印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通过优化设备结构和打印参数,确保正畸牙套的制作精度和生物相容性。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主体机构设计:主体机构作为设备的核心部分,将包括金属壳体、入料口、中心尖锐杆和侧边尖锐杆等关键组件。通过精心设计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确保设备在打印过程中稳定运行,同时便于维护和清洁。

清理机构设计:针对喷头淤堵问题,本研究将设计一套高效的清理机构。该机构通过连接杆、推料板、切割线等组件的协同作用,能够在喷头淤堵时快速切割、破碎淤堵物,并将其排出金属壳体,从而恢复打印功能。

移动机构设计:为了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打印精度,本研究还将设计一套精密的移动机构。该机构将采用先进的伺服电机和精密导轨,实现打印头在三维空间内的精准移动,确保正畸牙套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功能实现与创新点探讨:本研究将详细介绍设备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式,并重点探讨设备在解决喷头淤堵问题上的创新点。通过对比传统打印设备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设计,展现该设备在提升打印效率、稳定性和精度方面的显著优势。

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3D打印设备,解决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过程中存在的喷头淤堵等问题,推动正畸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设备总体设计

(一)设备概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的3D打印设备,其设计旨在提高打印过程中处理喷头淤堵的效率,确保打印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该设备通过创新的清理机构与主体机构的紧密配合,实现了在喷头淤堵时的快速清理与恢复,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设备主要由主体机构、清理机构和移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可靠的3D打印系统。

(二)设备的基本构成

主体机构:作为设备的核心部分,负责承载打印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包括金属壳体、入料口、中心尖锐杆、侧边尖锐杆等。

清理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方,用于在喷头淤堵时自动进行清理工作,确保打印材料顺畅流动。

移动机构:位于主体机构外部,负责驱动清理机构和部分主体机构部件的运动,实现精准定位和快速响应。

(三)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打印精度:采用高精度光敏树脂材料,结合精密的控制系统,确保打印出的正畸牙套具有极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打印速度:通过优化打印路径和提高材料输送效率,实现快速打印,缩短生产周期。

清理效率:独特的清理机构设计,能够在喷头淤堵时迅速响应,快速清理淤堵物,恢复打印状态。

稳定性:采用稳定的机械结构和先进的控制算法,确保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易用性:操作界面友好,维护简便,降低用户操作难度和维护成本。

(四)主体机构设计

金属壳体的结构设计

金属壳体作为设备的主体框架,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结构刚性和稳定性。其设计充分考虑了散热、减震和防护等因素,确保设备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金属壳体内部布局合理,便于安装和更换各种部件。

入料口、中心尖锐杆与侧边尖锐杆的布置与功能

入料口:位于金属壳体的外端,负责将光敏树脂材料引入设备内部,为打印过程提供稳定的材料供应。

中心尖锐杆:活动安装在金属壳体内部,其外端固定有推料板,通过连接杆的驱动实现上下运动,用于推动材料并辅助切割淤堵物。

侧边尖锐杆:同样活动安装在金属壳体内部,其上端固定有切割线和通过口。切割线用于对淤堵的胶丝进行切割,而通过口则用于排出切割后的粉末状淤堵物。

(五)切割线、通过口、推料板与连接杆的联动机制

当打印设备检测到喷头淤堵时,控制系统会启动清理程序。此时,连接杆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动推料板同步下降。推料板的下降不仅推动了材料的流动,还使得中心尖锐杆与推料板同步运动,对淤堵的胶丝施加压力。同时,侧边尖锐杆上的切割线在压力作用下切入胶丝,将其切割成粉末状。切割完成后,通过口打开,粉末状淤堵物被排出金属壳体。整个过程快速、高效,有效解决了喷头淤堵问题。

本发明的使用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的3D打印设备通过创新的清理机构与主体机构设计,实现了在喷头淤堵时的快速清理与恢复。该设备不仅提高了打印效率和稳定性,还降低了用户操作难度和维护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三、清理机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一)清理机构组成

清理机构作为本专利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识别并清理设备中的淤堵物,确保设备的顺畅运行。该机构由多个精密部件组成,包括顶板、复位弹簧一、定位块、滑块、滑轨块、连接框、拉板、复位弹簧二、锁止杆、运动块、复位弹簧三、磁吸块、横板、复位弹簧四和伸缩杆等。以下是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设计说明。

顶板:顶板是整个清理机构的顶部支撑结构,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它不仅为其他部件提供了稳固的安装基础,还通过其内部安装的磁吸块,实现了与定位块的磁性吸附,从而便于调节和固定侧边尖锐杆的位置。

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固定安装在金属壳体的上端,与顶板相连。当顶板受到外力作用时,复位弹簧一能够跟随拉伸并储存能量,松手后通过形变回弹,使顶板回到初始位置,确保清理机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定位块与滑块:定位块活动安装在顶板的内端,而滑块则固定安装在定位块的外端。用户可以通过推动滑块在滑轨块上移动,实现定位块与磁吸块的分离或结合,从而调整侧边尖锐杆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清理需求。

滑轨块与连接框:滑轨块活动安装在滑块的下端,为滑块的移动提供了平稳的轨道。连接框则固定安装在中心尖锐杆的上端,作为整个清理机构的核心连接部件,确保中心尖锐杆与侧边尖锐杆之间的同步运动。

拉板与复位弹簧二:拉板固定安装在侧边尖锐杆的外端,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拉板来控制侧边尖锐杆的运动。复位弹簧二固定安装在拉板的外端,当拉板受到外力作用时,复位弹簧二能够储存能量并在外力消失后使拉板复位,保证清理机构的稳定性。

锁止杆:锁止杆固定安装在拉板的外端,通过与运动块的卡合,实现切割线的固定和解锁。用户可以通过向水平方向压下拉板,使锁止杆卡合进运动块,从而固定切割线,便于进行精准的切割操作。

运动块与复位弹簧三:运动块活动安装在侧边尖锐杆的内端,复位弹簧三固定安装在运动块的上端。当侧边尖锐杆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块能够随之移动并带动切割线进行切割。复位弹簧三则确保在运动块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迅速复位。

磁吸块、横板与复位弹簧四、伸缩杆:磁吸块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内部,与定位块形成磁性吸附关系。横板固定安装在侧边尖锐杆的外端,复位弹簧四固定安装在横板的下端,伸缩杆则固定安装在横板的下端。通过横板、复位弹簧四和伸缩杆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切割线对淤堵物的精准切割和有效排出。

(二)工作原理分析

1.淤堵物识别与切割过程

当设备检测到淤堵物时,清理机构开始工作。用户首先通过推动滑块在滑轨块上移动,调整侧边尖锐杆的位置,使其对准淤堵物。然后,用户向水平方向压下拉板,使锁止杆卡合进运动块,固定切割线。接着,用户提拉侧边尖锐杆,横板跟随同步向上移动,复位弹簧四与伸缩杆随同拉伸。当达到一定高度后,松开侧边尖锐杆,复位弹簧四带动伸缩杆向下回弹,同步切割线对淤堵物进行精准切割。

2.切割线与推料板的协同作用

在切割过程中,切割线与推料板协同工作。切割线负责精准切割淤堵物,而推料板则通过其固定安装在中心尖锐杆的外端,随着中心尖锐杆的下压,将切割后的淤堵物推向设备出口。这种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切割效率,还确保了淤堵物的顺利排出。

3.淤堵物排出的路径与机制

切割后的淤堵物在推料板的作用下被推向设备出口。设备出口处通常设置有滤网或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并处理排出的淤堵物。同时,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三和复位弹簧四等复位弹簧的协同作用,确保了清理机构在完成切割任务后能够迅速复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清理任务做好准备。

本专利的清理机构通过其精密的部件设计和合理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对设备中淤堵物的精准识别和有效清理,确保了设备的顺畅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四、移动机构设计与优化

(一)移动机构概述

在使用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的3D打印设备中,移动机构作为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负责精确定位并驱动打印头、工作台等关键部件在三维空间内的精确移动,还直接影响到打印精度、效率及设备的整体性能。因此,移动机构的设计与优化是提升设备性能、确保打印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移动机构在设备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移动机构通过其精密的传动系统和控制算法,实现了打印过程中各部件的精准定位与协同工作。具体而言,它确保了打印头能够按照预设的轨迹在X、Y、Z三轴方向上平稳移动,从而实现光敏树脂材料的逐层堆积,构建出精确的正畸牙套模型。同时,移动机构还承担着支撑工作台、调整打印环境等辅助功能,为整个打印过程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

(三)移动机构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移动机构主要由支撑底座、工作台、连接板、线性电机以及支撑柱等部分组成。其中,支撑底座作为整个移动机构的基座,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平台;工作台则用于承载待打印的基材或已部分成型的正畸牙套;连接板则用于连接和固定各传动部件,确保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准确无误。

线性电机作为移动机构的动力源,通过电磁力直接驱动工作台或打印头在特定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在本发明的3D打印设备中,采用了多个线性电机(如线性电机一、线性电机二、线性电机三等)分别控制不同方向的移动,实现了三维空间内的全方位精确控制。这些线性电机通过精密的传动装置(如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等)与工作台或打印头相连,确保了运动的平稳性和精确性。

(四)优化设计

1.提高移动精度的措施

采用高精度的线性电机和传动装置,减少传动误差和回差。

引入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编码器实时反馈位置信息,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校正。

优化机械结构设计,减少因机械振动和变形引起的位置偏差。

定期对传动部件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精度。

2.减小运动阻力的方法

选用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和润滑方式,如采用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并涂抹适量的润滑油。优化工作台和支撑底座的接触面设计,减少接触面积和摩擦阻力。

合理设计传动路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弯折和转向,减少能量损失和阻力。

3.移动机构与主体机构、清理机构的协同控制

实现移动机构与主体机构、清理机构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通过集成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各部件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控制。

在打印过程中,根据实时反馈的打印状态和清理需求,动态调整移动机构的运动参数和路径规划,确保打印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清理机构工作时,移动机构能够自动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和姿态,配合清理机构完成淤堵物的切割、破碎和排出工作,提高清理效率和效果。

移动机构的设计与优化是提升使用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3D打印设备性能的关键环节。通过采用高精度传动装置、闭环控制系统以及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移动机构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打印出高质量的正畸牙套提供有力保障。

五、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

为了确保所设计的科技专利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详尽的实验验证。

1.实验材料准备

光敏树脂的选择与预处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市场上多款高性能的光敏树脂作为实验材料,并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预处理。首先,根据树脂的固化速度、收缩率、机械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初步筛选,选出适合本设备的几款树脂。随后,对选定的树脂进行真空脱气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气泡和杂质,确保打印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质量。

2.实验条件设定

打印参数:

我们根据光敏树脂的特性及设备的性能要求,设定了一系列打印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层厚、扫描速度、激光功率等。这些参数经过多次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在保证打印效率的同时,获得最佳的打印效果。

测试环境:

为了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我们将设备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进行测试。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以评估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二)评价指标确定

打印效率:以单位时间内打印出的成品数量或体积来衡量。

喷头淤堵率:通过统计打印过程中喷头淤堵的次数与总打印次数的比值来计算。

成品质量:包括成品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通过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测试方法进行评估。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清理机构对喷头淤堵的改善效果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喷头淤堵率数据,我们发现清理机构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喷头淤堵的发生率。具体而言,在加入清理机构后,喷头淤堵率从原有的XX%降低至XX%,降幅达到了XX%。这一结果表明,清理机构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清理喷头周围的淤堵物,保持喷头的畅通无阻,从而提高了打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实验中,我们重点考察了移动机构对打印精度的影响。通过调整移动机构的运动参数和路径规划,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打印头的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具体而言,在移动机构优化后,成品的尺寸精度从原有的±XXmm提升至±XXmm,表面粗糙度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结果表明,移动机构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打印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实验结果来看,本科技专利所设计的3D打印设备在打印效率、喷头淤堵率和成品质量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具体而言,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高效稳定:通过优化打印参数和移动机构设计,实现了高效稳定的打印过程。

低淤堵率:清理机构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喷头淤堵的发生率,提高了打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高精度:移动机构的优化提高了打印头的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从而确保了成品的高精度。

然而,设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打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轻微震动和噪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研发中进一步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以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科技专利所设计的3D打印设备在实验验证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精准的3D打印解决方案。

六、讨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总结

本研究围绕使用光敏树脂打印正畸牙套的3D打印设备,从设计、优化到实验验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创新的移动机构和清理机构设计,我们成功提升了设备的打印精度、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效降低了喷头淤堵率,为正畸牙套的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在打印效率、成品质量等方面均表现出色,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1.设备设计的创新点与优势

移动机构优化:通过采用高精度线性电机和闭环控制系统,结合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显著提高了打印头的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从而确保了打印成品的高精度。

清理机构创新:首次将自动清理机构引入正畸牙套3D打印设备中,实现了对喷头淤堵的实时监测与清理,有效降低了打印过程中的中断率,提高了打印效率。

综合性能提升:结合移动机构与清理机构的协同工作,设备在打印速度、成品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打印体验。

2.实验验证的主要结论

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设备在打印正畸牙套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打印效率和成品质量。清理机构显著降低了喷头淤堵率,确保了打印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移动机构的优化显著提高了打印精度,使成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例如,打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轻微震动和噪声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来解决。此外,设备对光敏树脂材料的适应性仍需进一步拓展,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成品性能的需求。

4.设计中仍需改进的环节

机械结构优化:针对打印过程中的震动和噪声问题,需进一步优化机械结构设计,采用更先进的减振降噪技术,提升设备的运行平稳性。

控制算法优化: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打印误差,提升成品质量。

材料适应性拓展:研究更多类型的光敏树脂材料在正畸牙套打印中的应用,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实验中发现的潜在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光敏树脂在长时间打印后可能会出现固化速度变化或收缩率不一致的问题,这可能对成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未来需加强对光敏树脂材料性能的研究,筛选出更加稳定可靠的材料,确保打印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二)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优化设备结构:继续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打印。

探索更多类型的光敏树脂材料:深入研究不同光敏树脂材料的性能特点,筛选出更适合正畸牙套打印的材料,提升成品的质量和性能。

拓展设备在其他医疗领域的应用:基于本设备在正畸牙套打印中的成功应用,探索其在其他医疗领域(如骨科、牙科修复等)的潜在应用前景,推动医疗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七、结论

本文成功设计并验证了一种集成清理机构与优化移动机构的3D打印设备,专用于光敏树脂正畸牙套的打印。该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中喷头易淤堵的难题,显著提升了打印效率与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设备在打印精度、成品质量及喷头维护方面均达到优异水平,充分展示了其技术创新与实用价值。综上所述,本设备不仅满足了正畸牙套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还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市场推广价值,为医疗3D打印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杭,赵建平.3D打印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1,(13):9-11+5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113005.

[2]秦芳芳.3D打印的兴起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李晓桐.FDM式3D打印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DOI:10.27063/d.cnki.ghlgu.2021.000552.

[4]孙英媛,丁元凤,狄耀云,等.影响正畸治疗完成度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2,38(04):486-489.

[5]史崇清,余桂林,程红,等.医教协同背景下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228-229.

[6]刘凯,葛颖丰,乐程毅.基于烟花算法的配电网终端故障自动定位方法[J].自动化应用,2023,64(18):23-25.

[7]秦日京,唐小青,李勇飞.基于专利视觉的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J].模具工业,2024,50(04):1-8.DOI:10.16787/j.cnki.1001-2168.dmi.2024.04.001.

[8]张启彬,郑友德.3D打印开源硬件的知识产权许可路径解析[J].电子知识产权,2023,(12):27-38.

[9]苏丹.3D打印人工心脏研发商业计划书[D].电子科技大学,2023.DOI:10.27005/d.cnki.gdzku.2023.005680.

[10]兰红波,李红珂,钱垒,等.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及其在先进电路和电子制造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23,59(09):230-2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