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讨

马朋
  
大通媒体号
2024年31期
泗县刘圩镇中心学校 安徽,宿州 234351

摘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强调思政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目的是立足大思政视角,关注大中小学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培育,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可以循序渐进掌握德育知识。本文将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角,主要从着重落实以生为本,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基于立德树人导向,关注学生价值观养成、健全全方位评价机制,切实优化评价流程这三个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加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学段;道德与法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策略

前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为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要关注各个学段的思政课堂建设,将思政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本学段教学的具体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开展与之相对应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

一、着重落实以生为本,设置分层教学目标

课堂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引,设计好课堂教学目标并做好任务安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仅包括外延性的一体化,即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的延续性,同时还要包括内涵性的一体化,即在具体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导向上要保持一致,不能存在前后冲突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大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为引领,使得小学思政课堂也能够循序渐进在目标的指引之下有序开展。

教师要立足于小学校本教材设置分层次的课程目标。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同伴》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责任心以及友善的价值观作为章节的宏观目标;然后在章节中层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在班级中开展调查活动,看一看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有怎样的印象;在章节的微观目标设计中,教师可以将目标定位为发现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优点,同时找到独特之处。

二、基于立德树人导向,关注学生价值观养成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培养学生爱国、诚信和友善的精神。价值观的培养是贯穿到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中的,同时也应当是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内容的安排中应当考虑到价值观养成的渗透,让学生能够自始至终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熏陶作用。

例如在学习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同伴与交往》的过程中,教师为了锻炼学生友善的价值观,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情境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模拟“当冲突发生时”的情境,然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选择特定的情景,然后小组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融入相关情境中。学生需要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化解冲突,保持冷静平稳的心态,如何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友善对待他人等等。小学思政课堂是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阵地,同样也助力学生良好心态养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

三、健全全方位评价机制,切实优化评价流程

教学评价是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点环节,同样也是教师应当着重关注的环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健全全方位评价机制,同时优化评价流程,促进教学评价主体、教学评价方式和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对于书本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这不利于知识的内在熏陶,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理念,教师应该在评价方面做出优化和变革,切实推动评价的高效开展。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本章节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设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既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理论学习板块,还要包括学生的实践活动板块,同时评价形式既要包括教师的评价,又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既要有过程性评价又要有结果性评价。如此小学阶段的思政课堂评价才会同中学和大学看齐,着重关注学生的表现情况。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无德不立,国无法不兴。”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我们用心去培育每一朵道德与法治的花朵,让它们在知识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们要用爱耕耘,用行塑造,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法治精神,体验道德的力量。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贯彻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理念,让我们携手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情况介绍[J].思想教育研究,2023,(10):145.

[2]武赢,杨佳慧,张子娇.以“三维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格局浅探[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23(10):12-15.

[3]秦在东,康锐.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39(05):77-81.

[4]刘小勇,文晓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常态机制与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9):75-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