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减振降噪措施研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因其特殊的结构和运行特点,易产生振动与噪声问题,不仅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还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高架线路的结构特性及其导致振动与噪声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常用的减振降噪措施及其选择原则,重点介绍了轨道结构优化、基础减振技术、车辆减振方案以及声屏障的设计与应用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振动
一、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振动与噪声产生机理
(一)轨道交通系统概述
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是一个高度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工程系统,不仅包括车辆的运行控制,还涵盖了信号系统、供电系统以及车站设施等多个方面,系统的协同工作确保了列车的准时、安全和高效运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口密度的增加导致城市交通需求急剧上升,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大容量、低污染和高准时率的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此外,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空间结构的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轨道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地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二)高架线路结构特点
高架线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减振降噪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高架线路通常由坚固的桥梁结构支撑,轨道梁上铺设轨道,通过支座与桥梁结构连接,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为了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高架线路常常配备有隔音屏,隔音屏的材料、形状和安装方式都会影响到其降噪效果。高架线路的开放性设计虽然有利于空气流通和视野开阔,但也使得线路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风力可能会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进而增加噪声;温度变化则可能导致材料膨胀或收缩,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因此,在设计和建设高架线路时,必须综合考虑因素,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以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舒适和环保。
(三)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分析
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是一个涉及多个物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与轨道的接触是振动和噪声产生的直接原因。车辆在高速运行时,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动态力,力通过轨道结构传播,进而引发振动。同时,车辆运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如车辆通过空气产生的涡流和湍流,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此外,高架线路的声学特性,包括其开放性结构,对噪声的传播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振动和噪声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结构传播两种途径。空气传播,即声波通过空气介质的传播,是高架线路噪声影响的主要途径,它能够将噪声迅速扩散到较远的区域。而结构传播则是振动通过轨道、桥梁等固体结构传递,传播方式虽然传播距离较短,但振动强度较大,对结构本身及邻近建筑造成损害。
二、减振降噪措施的分类与选择原则
(一)减振降噪措施的分类
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的减振降噪过程中,技术措施可以依据不同的控制对象和应用场景进行分类。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减振降噪措施可分为源头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和接收端控制三大类。源头控制主要指在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源进行处理,以减少其发生的强度,常见措施包括轨道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车辆减振技术。传播途径控制则集中在振动与噪声从源头传播至接收端的过程中进行干预,如轨道基础减振措施,通过优化高架线路的支撑结构和使用隔振材料来削弱传播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接收端控制则是在噪声和振动到达敏感接收区域时采取的保护措施,例如声屏障的设计与安装,用以减少噪声的传入。
(二)减振降噪措施选择的原则
选择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的减振降噪措施时,需进行细致的综合性考量,确保所选技术方案既经济又有效。针对线路的结构特性、噪声源的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敏感性,必须确定最合适的减振降噪策略。在人口密集区域,应优先考虑高噪声衰减能力的技术,如声屏障和轨道基础减振技术,以减轻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包括施工难度、维护成本及使用寿命,也是选择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在高架线路的实际运营中,技术措施的实施往往需要与其他工程项目协调,因此可行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不同减振降噪技术的协同效应,通过结合轨道结构优化设计与车辆减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振动传递。
三、高架线路减振降噪措施的具体应用
(一)轨道结构优化设计
轨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减振降噪的基础,通过改进轨道梁的截面形状、材料和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播,采用减振性能更好的弹性支承或阻尼器,可以降低轨道结构的振动响应,轨道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也会影响振动特性,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在轨道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轨道的铺设方式和轨道材料的选择,以实现最佳的减振降噪效果。
(二)轨道基础减振措施
轨道基础是连接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关键部分,其减振性能直接影响到高架线路的振动和噪声水平,采用减振支座或减振垫层,可以有效隔离轨道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基础的刚度和阻尼特性也会影响振动的传播,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振动的传递。在轨道基础的减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施工技术,以确保减振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车辆减振技术
通过车辆减振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车辆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车辆减振技术包括悬挂系统的优化、车轮轮廓的设计、车体结构的改进等,采用空气弹簧或液压减震器可以提高车辆的减振性能;优化车轮轮廓可以减少轮轨接触产生的噪声;改进车体结构可以降低车辆的振动响应,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性能、成本和维护等因素。
(四)声屏障设计与应用
通过在高架线路两侧设置声屏障,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声屏障的设计需要考虑其高度、形状、材料和安装方式,以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采用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可以提高声屏障的降噪能力;合理的声屏障形状和高度可以减少噪声的绕射和反射,声屏障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耐久性、美观性和环境适应性,以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四、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高架线路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振动与噪声问题也愈发突出,对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高架线路振动与噪声产生机理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减振降噪措施,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不仅涵盖了轨道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基础减振技术的应用,还探讨了车辆减振技术与声屏障的有效性。综合来看,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高架线路的振动与噪声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减振降噪技术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为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韦智敏. 城市高架轨道结构高频振动及其传递特性影响研究[D]. 华东交通大学, 2023.
[2] 王星欢. 城市轨道高架线路箱梁结构噪声的预测与控制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22.
[3] 杜运国,苟长飞,邱海慧. 温州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减振降噪综合措施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21, 24 (08):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