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润心”行动的区域内乡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周建东
  
大通媒体号
2024年39期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 215234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2023年3月起,江苏省启动实施的“润心”行动指出,要积极探索中小学“育人导师制”,创新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都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调查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当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家庭教育;润心行动;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为了调查分析和研究苏州市吴江区乡村初中家庭教育情况,本研究从吴江区七都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选取了86名学生,向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家长问卷86份。本次抽样调查的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在全区属于中等办学规模,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位居乡镇学校前列,是一所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学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关切自制问卷。问卷主要围绕家长对家庭教育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家庭教育中问题的处理方式、家长家庭教育的认识和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研究发现

(一)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念和认识进一步提升

1.1能够采用多样化的途径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家长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等困惑。在问及当家长遇到孩子成长方面遇到问题时最常用当办法时,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能够采用多样化的途径寻求帮助,34.88%的家长选择向身边的人求助,这往往是家长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方便的途径;31.4%的家长选择向老师寻求帮助,说明在家长眼中,老师可能是比自身更具有相关的教育经验,懂得更多的教育策略;22.09%的家长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解决方案,说明虽然是乡村初中,一部分学生家长中受教育程度和知识层次较高,能用探索学习的方式去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1.63%的家长选择向专家寻求帮助,说明相关平时学校较好的开展了家庭教育活动,并将相关专家的咨询渠道告知到了学生家长。

1.2家长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调查选取了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四大方面。在受调查的家长中,最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发展能力,比例达到43.02%,这也符合当下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实情况,使得很多家长与孩子“卷分数”,平时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等。23.26%的家长关注孩子的自我完善能力,包括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这说明当前社会、家庭、学校多因素作用下,学生由于手机管控、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学习压力等问题出现焦虑甚至抑郁能心理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20.93%的家长关注孩子的生存能力,即孩子在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在这些能力的不足存在的担忧;12.79%的家长关注孩子的幸福生活能力,期望孩子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健康生活。

1.3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义务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家长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大。调查中,合计40.7%的家长表示由于工作繁忙、条件限制等原因,不得不由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仍有超过半数的家长(59.3%),能够积极承担和履行对孩子教育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明确规定,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总体来说,孩子父母亲自的教育引导、言传身教往往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隔代教育具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当问及“孩子遇到困难,在家里求助最多的人是谁?”的问题时,67.44%的孩子会选择妈妈,25.58%的孩子会选择自己的爸爸,只有合计不到7%的孩子会选择爷爷妈妈(或外公外婆)和其他人。可见,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和最坚强的依靠,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妈妈占比达到67.44%,是爸爸(25.58%)占比的2倍多,从总体上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二)部分家长在亲子沟通、亲子陪伴方面存在不足

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亲子陪伴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在亲子沟通、亲子陪伴方面存在不足。当问及遇到问题,家长是否会耐心与孩子沟通,细致了解孩子表现、心理和需求的问题时,只有27.91%的家长表示完全能做到,59.3%的家长表示基本能做到。

在问及了解孩子心理和情绪变化的第一途径时,有77.91%的家长是通过观察孩子的生活细节发现的,另有6.98%的家长是通过社交媒体(如QQ、微信)发现的,只有13.95%的孩子是主动告知家长的,这说明较多家庭在亲子间的沟通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问及哪个做法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时,合计有超过90%的家长认为陪伴、交流、尊重、鼓励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另有8.14%的家长认为父母关系和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三)家长对改善和提升家庭教育面临多方面困难

调查中,询问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最大烦恼是什么?选择最多的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十分难管教”,占比36.05%;其次“对孩子的期待与现实有较大落差”,占比23.26%;第三是“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占比20.93%,第四是“没时间教育孩子”,占比12.79%;此外,“与配偶经常在教育孩子方面发生冲突”和“家里老人十分溺爱孩子,我很难去教育”两个方面占比较小。可见,当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既呈现多元化,又相对集中在三大方面,呈现一定的共性化。

三、对策建议

“润心”行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增进家校合作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结合本次调查结果,调查者认为要改善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可以结合“润心”行动工作要求和德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科学组织好家长学校活动。结合初中学生性格和价值观形成期的主要特点,系统化设计和制定家长学校教学方案,内容要涵盖心理健康、亲子关系、青春期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同时,家长学校也要开设针对学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特定对象的课程,努力使家庭成员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的教育共识,获得最佳的教育成效。

其次,要定期开展好全员家访活动。家访,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是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实施有针对性教育策略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真诚关爱学生,践行师德师风的重要体现。定期落实好润心家访工作,对于加强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要有序落实全员导师制活动。一是要结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四有好教师”、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等专题学习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等职责使命,形成“育人必须育德、育人必先育德”的意识;二是要结合学生教育和学校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全员导师制活动的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落实;三是要在全员导师制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润心”行动总体要求,对重点学生建立档案,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持续帮教关爱学生;四是组织对全体导师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完善落实评价、表彰方案,确保全员导师制活动持续推进。

最后,要健全完善家庭教育咨询渠道。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乡村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家长,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学生生理、心理、性格等快速发展变化期。此时的家庭教育往往面临诸多的问题,学校要努力发动校内家庭教育指导师、德育骨干和班主任组建校级家庭教育工作小组,畅通面询和电话咨询渠道,同时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将苏州市级和吴江区级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方式告知家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直接决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质量,更加关系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未来。家庭积极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学校要努力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社会要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面对家庭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合作、形成多种途径的教育合力,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路径和方法的优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01.01

[2]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双减”背景下全社会如何支持家长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教[J]. 边玉芳.人民教育,2021(22)

[3]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策略[J]. 高书国.教育研究,2021(01)

[4]建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实践体系——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突破[J]. 殷飞;缪建东.教育发展研究,2023(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