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多元建构,多维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研究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小学音乐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跨学科;实践活动
前言:在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正面临着转型。其中,跨学科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如何利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跨学科主题实践的内涵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跨学科主题实践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而是学科间更为深入的融合与交叉。这种实践方式强调在不同学科之间寻找连接点,以创造性的方式整合各学科特点,从而达到互补互促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理论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公式的实际意义,又可以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除此之外,跨学科主题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都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艺术教育,它能够在情感、认知与技能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实践,音乐不仅仅是学习乐器演奏或歌唱,更是与文学、历史、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深层意义的理解。例如,在探讨一首古典音乐作品时,可以引入历史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创作时的历史背景,甚至结合美术学科创作与音乐相关的绘画作品。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完整和多元的世界观。在新课标背景下,将这种跨学科的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小学音乐教育,无疑会对学生未来的学术及个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在享受音乐的美妙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构建预期目标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交叉点,从而找到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切入点。其次,设计主题活动时,要确保音乐教学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还需要有助于学生提升创造力、发展批判性思维、促进团队合作意识[1]。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标准的设置,即如何在此框架内有效评估和反馈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和学习成果。以小学音乐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太阳出来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音乐与科学的奇妙旅程”的主题实践活动,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各个行星的特点和太阳系的构成,然后结合音乐的元素与学生一同探索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太阳系的宏伟和神秘。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星,通过研究这个行星的特色,用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等去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来描绘它。此实践活动融合了音乐与科学两个学科,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于音乐与科学之间联系的认知,达到了音乐教育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
(二)提炼核心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引导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寻找答案。以小学音乐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的《我跟阿爹拉骆驼》为例。在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音乐本身的知识,如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还要将其与地理学科相结合,提出问题,如:“这首民歌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是如何影响这首歌曲的风格和内容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学习了音乐知识,也了解了地理和历史知识,使得学习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在教学前,教师应深入分析音乐教材和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找出两者之间的自然联系点,然后围绕这些联系点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目标。以小学音乐湘教版第十课中的《踏雪寻梅》为例。教师首先可以明确学习内容:通过音乐欣赏、演唱和创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冬季的特点,同时将这一主题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反映冬季特色的美术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音乐如何表现冬天的寒冷和沉静。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作画,以展现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场景。这个活动有效地融合了音乐与美术两个学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冬季特点的理解和感受,还培养了他们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造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
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以达到跨学科学习的目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实践主题、选择合适的实践形式、组织资源、分配任务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以小学音乐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彩色的中国》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首经典的歌唱祖国的歌曲,并讲解这些歌曲的背景和含义,让学生理解这些歌曲与中国近现代史的联系。随后,教师可以组织一项活动,邀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歌唱祖国的歌曲,并在搜集历史资料后,对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进行上台分享。此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演讲能力,实现了音乐教育与历史、语言艺术等学科的有效融合。
(五)完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小学音乐湘教版四年级上册《我的家乡日喀则》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各自的家乡,并通过过程中的细致观察评价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接下来,可以组织学生准备音乐表演,并写一篇小作文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演奏技能,还要观察学生的排练过程。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上台朗诵自己的作文,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做出评价。通过这样的全面评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为小学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杨梅.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J].湖北教育,2024(3):85-85.
[2]王红英.小学音乐跨学科主题活动探索——以“诗咏二十四节气”活动为例 [J].现代教学,2024(1):197-198.
本文系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QG1452-25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