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和教学措施分析

刘珊珊
  
大通媒体号
2024年39期
山东省济南砚泉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非连续性阅读是新课标中新添加的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可以通过一些关键信息整合,掌握整个文章乃至一本书的内容走向,不仅可以缩短学生阅读时间,降低阅读难度,还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此,文章主要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和教学措施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教学措施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活动建设中,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基本要求,结合语文教学现状,通过应用新教学技术、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既可以让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变得生动与有趣,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提高。然而,从实际教学现状分析,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亟待解决问题。教师实现素质教学目标中出现阻碍因素,就需要先明确阻碍因素有哪些,而后再构建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活动。

一、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基础教学素材不足

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参考教材内容,而教材中的内容多以连续性阅读为主,这直接导致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出现基础素材不足问题。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素材支持,也不关注教材以外的内容开发与应用,会直接造成教学素材短缺,这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创新[1]。

(二)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认识不足

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表现分析,明显存在认识不足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形成认识,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出适合学生的内容,无法构建出科学与有效的语文阅读活动,通过学生学习有效指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不仅无法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进行培养,还会影响学生信息获取能力,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形成[2]。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中给出的内容是既定的,但在这些内容中隐藏着很多隐形信息,语文教师可以挖掘这部分信息,而后通过非连续性教学活动设计,构建出全新的教学活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提高。

例如,在教师授课《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将文章标题写在黑板上,而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学生没有阅读文章,回答教师问题时会从生活实际出发,这可以直接将语文与生活、文学练习到一起,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文章表达情感与理解蕴藏的哲理奠定基础。其次,师生互动后,教师邀请学生与自己一起欣赏文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给出的文字信息,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与之相关的图画。如,“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的情境图片;“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的情境图片;抑或是““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的情境图片等。通过向学生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关键情境图片,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几张图片联想成一个故事,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与文章作者共情。如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助力。最后,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后,教师向学生推荐《背影》《‌合欢树》‌这两篇文章,而后鼓励学生先根据文章标题回忆自己的生活,猜想文章的内容,而后在结合文章内容,对作者表达情感进行感悟。学生通过这三篇文章阅读,可以进一步的掌握如何细腻的描写自己的情感,紧扣核心主题的写作方式写作技巧,会对亲情的伟大和无私有所感悟,这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先整合教材中的内容,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借助关键词将相关内容连接成一个整体,而后利用非文本性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例如,以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太空一日》为例。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学习活动。首先,在主题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对文章写了什么与表达了什么进行确定,而后从宏观与微观角度 出发,设计大概念活动主题。文章表现的是对祖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坚持,是矢志不渝,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根据此,语文教师可以将“星空浩瀚 探索不止”作为主题。在确定活动的主题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提供的内容对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看法进行探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要选择的文章肯定是思想主旨,人物品质,写法修辞等方面类似的相关文本。如,可以让学生阅读航天类图书,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与航天航空有关的文章。如:探秘宇宙 共襄星汉——写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九天揽月 筑梦苍穹——载人航天精神背后的故事》、中国航天事业成就辉煌写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等,供学生阅读与参考。学生在阅读与研究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表与表达情感等进行探究。如,在《太空一日》这篇文章中写到:‌“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通过对这句话赏析,可以确定作者对国家和亲人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在九天揽月 筑梦苍穹——载人航天精神背后的故事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998年初,包括杨利伟在内的我国首批航天员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没有捷径可走、一切以最高标准为尺度的飞天之路。”相信此时在他们的心中,怀揣的是祖国的梦想,想要为报效祖国出一份力。通过这两句话中的表达情感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从小立志、勤学不辍、科技强国的意志。《太空一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上,不仅可以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也可以联系课文《邓稼先》《伟大的悲剧》和其他科技领域重大突破的课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突出无论哪个领域的科技创新都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所自己事业的执着,以及沉着冷静、智慧严谨、无私无畏的强大精神内核,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阅读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及环境描写的修辞等语句,来分析人物形象品质,有助于在多文本的对比阅读下,提升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知识方法的掌握,及学生思想格局的进一步提高,从而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品格与能力,是教师主动顺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非文本性阅读教学活动开展,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主动关注非文本性语文阅读相关,并通过教材中内容挖掘、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深化语文学习,对学生能力与素养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关键品格、正确价值观念等逐渐形成,同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陈玲玲. 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式刍议[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0):78.

[2]郜丽萍.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J]. 大庆社会科学,2022(6):144-1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