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设计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重要。因此,如何设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就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本篇主要对如何设计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展开讨论。文章以冀教版九年级上册 Unit 1 Topic 1 Stay health Lesson 2: A visit to the Dentist.的阅读教学课为例,来讨论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设计。
关键词:教学目标 阅读课堂 四维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表)明确指出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时要专注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如何围绕英语核心素养合理地设置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关键工作。本文主要从一堂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为主要切入点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的阐述
1.教学目标
布卢姆认为,“无论是考试还是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就是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始点也是落脚点”。闫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一文中写,课堂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科学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以及合理的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水平,才能够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2]。
教师要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具体的文章来分析,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最终来促进学生身心有益发展。
2.教学目标分类相关理论
122.1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分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以及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布鲁姆认为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简单的行为,因此,教学更容易鉴别和测量,从而掌握教学目标。
2.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加涅将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看作是学习结果的五种能力。他的学习结果分类也为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提供了依据,为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提供参考。
2.3我国的新课程四维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指出,英语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是掌握听、说、读、看、写五项技能的基础。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能力。思维品质是学生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运用学习技巧,提升学习效率的能力。
二、课例分析
1.语篇分析
本文以冀教版九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1 Stay health Lesson 2: A visit to the Dentist. 的阅读教学课为例,来讨论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设计。
通过语篇知识的分析和核心素养中的四维教学目标在阅读课读前、读中、读后的中的设计。读前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文章有想要去读的兴趣,可以用Top-down或者Down-top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通过扫清阅读障碍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中环节主要是对文章主题意义的分析,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表层话题、中层话题和高层话题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表层意思以及深层意思,促进学生思维以及文化知识的增长;读后环节可以通过实践作业、小组活动、话题讨论等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2.教学目标的设定分析
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教师要分析学生情况、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语篇阅读文本来把握教学目标。
2.1.分析课标
《新课标》中重视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概念,深挖各个要素的内涵,才能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步骤。
2.2.分析学生
老师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压力是不是很大?有没有习得无助感?问学生生活情况:与同学相处如何?家庭环境是否有益于学生成长学习?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性格。当然任何一种性格或人格都没有好与坏之分,但能帮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考虑不同类型的学生。以本文为例,面对升学压力的中考初三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伴随会出现厌学、焦虑、急躁不安等情绪,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循善诱,还要具有趣味性、引导性。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具有层次性。面对班级成绩不一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针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在阅读课的教学中,除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可以给学生拓展阅读,比如复述文章,能够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2.3.分析教材
本单元主题是Stay healthy,是与健康相关的。课文中有讲到关于身体健康:胃疼、牙疼、心脏病;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看牙医的日记,以及看医生前的焦虑紧张以及担心的心理状态。
分析初中教材的阅读篇章承载着语言知识、主题、主题意义[3]。语言知识是学习外语最基本需要掌握的要素;主题可以在语境中学习获得;最重要的是主题意义。设定主题意义从三个维度进行:表层维度、中层维度、高层维度。表层维度就是针对本篇文本所呈现出的话题信息就是能够感觉到身体的不舒服并且及时就医以及如何克服看医生的恐惧;中层维度就是使学生明白关爱牙齿健康。因为本班学生处于初中三年级,面临的人生第一个重要关卡,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对待压力,让同学了解到不仅仅身体健康是重要的,更要正确看待压力和成绩才能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中走得更远,如此设定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语篇主题意义,以潜移默化、以通达明理、以启人心智。
2.4.分析教学过程
以本文章为例,通过语篇知识的分析和核心素养中的四维教学目标在阅读课读前、读中、读后中的设计。
①读前:
首先,教师要结合语篇分析提供素材。比如自己去看牙齿的经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是用视频呈现出来的更好,学生在读前环节就能全神贯注,并且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其次也可以让学生猜测Dentist、arching、headset等词的意思,学生会对本篇文章学习内容产生期望,也能够扫清学生阅读中的一部分障碍。或者也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对学生预判文章内容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设计。
②读中:
读中环节分为略读和寻读。略读就是让同学们了解文章大意,可以设置比如:填写表格、完成思维导图等等活动;寻读就是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文章能找出更多的文章细节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从浅层表面到深层去理解文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对语篇的认知与理解,而且帮助学生练习了阅读技巧,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或者课外阅读中选择相应的阅读技巧。
③读后:
读后活动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侧重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及其对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将阅读材料的相关主题内容、观点与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读后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对一节阅读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读后环节设计可以与写作结合,比如要求同学给自己写一篇英语日记关于我的压力,可以与听说活动结合,比如开展一个辩论赛讨论“压力对中学生的利弊”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或者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信息或者课文内容有更深刻地理解。最重要的是读后环节的设置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而不仅仅是对阅读内容简单的重复;其次,读后活动的难度要适宜于所有阶段的学生,难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3.教学目标的设定
以冀教版Unit 1 Topic 1 Stay health Lesson 2: A visit to the Dentist.为例,笔者结合《新课标》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以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关注的单元、话题的语言知识和单元主题,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1.语言能力
学习本节课的课文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并且尝试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学会阅读策略: “略读”能够快速浏览文章找到文章大意并且学会“找读”能够带着问题仔细研读课文。
3.2.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自己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找一些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文化意识
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关爱牙齿健康,关心身体健康。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社会,保持写日记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记录生活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3.4.思维品质
通过思考关于健康的有关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辩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发展。
三、结语
如何上好一堂课对所有科任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怎样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案以及如何设计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全面分析学生,反思教学过程以及对课堂环节及时作出反思。作为教师,我们也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学改革,成为一名教育教学研究者。
四、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闫瑾.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
[3]汪路艳.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教学与管理.2023.
[4]陈芳.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6(8):12-14.
[5]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白鸽(1998-),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