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三全育人”体系下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摘要: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拓展思政建设途径,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整合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
引言
在当今高校教育中,“三全育人”体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这一体系下,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建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融入教育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够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培养。本文我们将探讨如何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
1.“三全育人”体系下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背景下,“三全育人”体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全面培养学生,实现其全面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式,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具有巨大提升作用。
全员育人的理念要求教育系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全程育人的理念要求教育系统关注学生的全过程发展。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更需要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形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传统建筑文化真正成为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载体。
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要求教育系统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可以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积极影响。通过学习传统建筑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工匠精神、匠心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
2.“三全育人”体系下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措施
2.1整合课程设计
在当代高校教育中,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入课程设计已被视为一项重要举措,其意义远不止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涉及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整合课程设计是其中的一种行动措施,通过在各类专业课程中嵌入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如工匠精神、文化传承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在课程设计中,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兴趣。例如,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让他们从中领悟到传统建筑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当然,整合课程设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传统建筑文化所体现的工匠精神,包括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这些品质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通过将这些精神融入课程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提升其在学习中的责任感。此外整合课程设计还可以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传统建筑文化涉及建筑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这些文化元素,可以打破学科的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比如,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中,可以结合建筑学和历史学的理论知识,探讨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2.2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推动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之一。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地考察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激发其创造力,从而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体验,有助于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传统建筑的图片、视频和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的结构、风格,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例如,在课堂上播放古建筑的建造过程视频,可以生动地展现古代工匠的技艺,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样,实地考察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身临其境的角度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古村落等地,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建筑的历史底蕴,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讲解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建筑背后的文化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加强教师培训
开展针对教师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可以提高他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培训教师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他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水平。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和专题讲座,教师可以全面了解传统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深入探讨传统建筑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而且培训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和学者分享研究成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进一步提高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培训教师的关键在于促进其教学实践。培训活动不仅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等方式,教师可以将培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结语
在“三全育人”体系的指导下,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入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的综合目标。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中,传统建筑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煜子.“三全育人”体系下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建筑结构,2023,53(06):160-161.
[2]张吉.课程思政理念下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建筑结构,2023,53(04):156.
[3]张楠,张静.传统建筑文化融合课程思政教学[J].建筑结构,2022,52(2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