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多学科素养发展的策略

梁洪娟
  
大通媒体号
2024年50期
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二小学

一、引言

本人参与2022年9月立项、由美术科组黄慧娟老师主持的《基于“多学科融合的小学美术手工灯饰实践研究”的课题,目前,课题研究已结束,本人在参与教研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就语文教学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与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多学科素养发展的思考与心得,做一个探讨,就教于方家。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多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多学科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基础性与普适性让其与多学科的融合成为可能与必须。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实现语文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以及如何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多学科素养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语文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如在讲授《草原上的小画家》时,我引导学生与小画家一起观察草原的美景,体会文字描绘的草原特点,同时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草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有助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在理解课文后,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然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语文与美术在课堂上的融合,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在语文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美术知识等,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视野。语文服务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处处有美术元素。翻开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有不少文章文笔优美,如诗如画。所谓“诗画同源”,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语文与美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注重多学科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和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等,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视野。

三、小学语文与美术多学科融合逆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

1、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一是整合教材内容,将语文与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渔夫与金鱼》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用文字和画面来表现。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美术技巧来描绘人物形象,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创作能力。

二是整合教学方法,将语文与美术等学科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三是整合教学评价,将语文与美术等学科评价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2、设计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与美术的多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设计情境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语文与美术的融合;二是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语文与美术的联系;三是设计合作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运用语文与美术的知识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与美术等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二是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创新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三是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从问题的解决方法入手,找到问题的本质。如在教授《静夜思》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分析诗歌的意境。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反面入手,分析诗人为什么会有“床前明月光”的感觉。通过逆向思维的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诗人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在夜晚看到了明亮的月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例如,学生可以尝试从诗人的情感角度分析诗歌的意境,或者从诗歌的形式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从问题的解决方法入手,找到问题的本质。例如,学生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四、小学语文与美术多学科融合逆向思维方式的实践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语文与美术多学科融合逆向思维方式理论指导,本人尝试了多种教学、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开展,课堂效果更加活跃,课堂品质也得到提升。

1、语文与美术融合的阅读活动。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我们

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活动,教师可以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阅读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一篇散文或小说创作一幅插图,或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阅读内容的意境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从阅读内容的主题、结构和风格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语文与美术融合的故事创作。为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故事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故事的场景和人物。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一个故事创作一幅插图,或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故事的情感和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从故事的情节、人物和背景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故事。

3、语文与美术融合的写作活动。写作文时小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怕写作到喜欢写作,让语文与美术等学科做好融合是一个好办法。我曾经与尝试与黄慧娟老师上同一节课。黄老师在教授绘画时,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创作绘画作品。先让学生尝试从绘画作品的反面入手,分析作品的创作意图。通过逆向思维的分析,学生可以发现作品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创作意图,是因为画家想要表达某种情感或者观念。然后,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例如,学生可以从作品的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建议。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从问题的解决方法入手,找到问题的本质。例如,学生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分析作品的创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在各个环节适时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做笔记,体会写作内容的主题和观点,待美术作品完成后,我再启发学生,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从写作内容的结构、语言和风格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一篇作文,随之,一篇作文也就写出来了。

4、语文与美术融合的舞台表演。小学语文课程中,有一些课文是适合组织一些戏剧表演活动的,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等设计来表现戏剧的内容和氛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一部话剧或歌剧设计舞台布景和服装,或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戏剧的情感和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从戏剧的角色、情节和背景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5、语文与美术融合的传统文化传承。小学语文课程包含了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美术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一幅对联或诗词创作一幅插图,或者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从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结论

总之,小学语文与美术的多学科融合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逆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多学科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