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也逐渐加大,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更是将新课程标准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模式
一、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下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影响下,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科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知识进行合理利用。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人们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
1.明确生物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认真思考生物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确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能够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交流,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将学习内容整合为具有一定主题、结构化的学习单元,实施大单元教学
从"整体"的角度关注单元内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生成一个总的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在一个单元整体目标的统摄下,整合好单元内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功能,使整体学习效果大于各部分单独学习效果的总和。以"大单元"取代原本零散的教材内容,使这些零散的教材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单元主题。如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免疫调节》,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如图1)、贴近学生实际情况、解决生物学科问题、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等方面,可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为HIV的感染与艾滋病的治疗,再通过制定课时学习目标、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等,完成本章的学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黑板板书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但是由于教师无法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所以在一些知识理解上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那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解时,就可以将重点、难点以动画、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观看这些资料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些实验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实验时,教师还可以将实验视频播放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学生要掌握酶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和地位,并能够正确地理解酶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教师在讲解“酶”这一内容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酶为例,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利用酶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糖分等。(2)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胃蛋白酶在消化食物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且将其与其他生物酶进行对比;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向学生展示脂肪酶在脂肪分解方面的作用。(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向老师提出问题。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从而使小组内成员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高中生物“遗传因子”这一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通过对遗传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课题研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课题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提出相关问题,然后经过讨论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发挥。比如,在“走近细胞”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细胞的组成成分、基本结构和细胞间的联系等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实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威.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生物技术世界,2020.
[2]宋占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中学),2021.
[3]马宏柱,张彩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