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孙静静
  
大通媒体号
2024年50期
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 2364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的逆向设计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逆向设计,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开始,根据标准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1】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体性的,而不是毫无关系、相互割裂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5】文章从逆向教学设计角度出发,以高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提出研究对策。

关键词:逆向设计;大单元;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一、当前教学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新课改的教学实践,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同时也发现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学、评不一致的问题,即整个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环节具明显的随意性、孤立性、浅表性、缺失性,这就导致了教了不一定学了,学了不一定会了。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目标问题:很少教师能从课程标准中寻找目标,同时部分老师也未基于学情来制定目标,凭经验主义拟定重难点。只关注到前学习理解环节,而未设计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环节。目标制定大而空,不具体、不可评。

2.教学评价问题:没有评价意识或评价意识薄弱;有评价意识贺行为,但是评价与目标匹配性不高。教学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导致阅读教学的学习效率低下。

3.教学活动问题:教学活动设计与目标脱节,不匹配;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碎片化,导致学生上课不感兴趣。活动和问题链设计关联性、阶梯性和整体性。过度聚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不能以主题意义探究统领活动设计,忽视高阶思维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在新语境中迁移创新,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二、逆向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最早由 Ralph(1949)提出,但他使用的术语是a statement of objectives,即“目标的阐述”,指学生在受教育后所达到的目标,教师通过这一目标来开展具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3】。 1999年,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麦格泰(Jay McTighe)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结构--逆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 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开始,根据标准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2】。”

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教学目标设计,第二阶段是评价标准设计,第三阶段是教学活动设计。逆向设计理念要求:先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评价标准,最后进行整体教学活动的设计。【6】将逆向教学设计运用到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强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实现有意义的阅读学习,使学习更加生活化。逆向教学设计,“逆”得有效果, 有价值, 具有极大的可实施性,而“教-学-评一体化”就是体现逆向设计理念【8】。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高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指的是:围绕“教-学-评”一致性,教师通过科学地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遵循四步骤流程---制定教学目标,【4】设计评价任务,确定教学活动和反馈修订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四步评价进程”,即:一做、二收、三反馈、四调整,从而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化教学目标设计的同时,落实教学的过程性的评价;使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构建和主体参与,在师生互评的反馈中优化学习方式,培养高阶思维,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并学以致用,将所学与自己的成长紧密相连,提高学习效率,切实保证教与学的一致性。完整的操作模式包括:1、制定教学和学习目标;2、设计评价任务;3、确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指导;4、反馈、修订教学目标。【9】

三、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高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体化研究——以新版外研社必修二 Unit 2 Time for a change?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是落实新编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14】。其具体路径是:首先研究和理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接着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制定学习目标,观察学生、课堂,最后评价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及学习结果。操作模式包括:1、制定教学贺学习目标;2、设计评价任务;3、确定教学活动和教学指导;4、反馈、修订教学目标。

新版外研社必修二Unit 2 Time for a change? 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必修文化知识内容描述:“探讨中外传统节日对文化认同、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1)寻找关键词。关键词为动词 “探讨”和名词 “中外传统节日”、“异同”、“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价值和意义”。

(2)分解关键词。关键词动词“探讨”分解为“讨论”、“分析”、“展示”、“分享”、“运用”、“准确表述”。关键词名词 “文化传统”分解为“年夜饭”;“意义”分解为“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重组关键词。经过步骤二,将分解之后的关键动词和名词进行重组,可以得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两位作者的总结句,探究节日庆祝—春节年夜饭的现实意义。”2、“通过讨论和演讲展示,探讨年夜饭的重要性与庆祝形式,在真实语境中运用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3、“通过分析标题、作者身份和职业,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加强文化认同,理解年夜饭传承的价值和意义。”4、“通过思考并写信分享今年的年夜饭,在新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观点-事实型语篇结构,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罗列事实。”【10】

(4)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What: 本课时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继第一课时语篇、语法、听力板块从语言层面了解国内外传统文化后,本课时语篇继续探究单元核心主题,升华主题意义。语篇就同一个话题“年夜饭在哪里吃”,呈现了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的两种不同看法,虽然就餐形式不同,但是对家人的爱、关怀和团聚主题依旧不变,旨在倡导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12】

How: 语篇类型为专栏文章,由两封读者来信构成,针对在哪里吃年夜饭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第一位读者认为在外吃年夜饭为人们提供了便利,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第二位读者认为一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的过程是最珍贵的回忆。语篇结构清晰,通过呈现事实与观点,展现两代人对“团聚”意义的理解。

Why: 语篇旨在引发学生感受不同人群对传统节日的不同庆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缘由,探究庆祝意义,号召珍视和继承中国传统节日。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13】

(5)叙写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陈述方式指的是行为主体“做什么和如何做”是怎么描述的。行为主体解决“由谁来做”的问题,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一般行为主体常常省略,句子描述采用祈使句。例如:“通过快读,识别体裁,获取大意,归纳观点。”

2、分析行为表现(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和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包括: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比较、解决、模仿、背诵、分析、归纳、概述、推断等。语言技能目标的描述语-读,能读懂......,能理解/能理解并解释.....,能预测/推断......,能找出......信息,能提取、筛选和重组......信息等。

3、确定行为条件、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语篇”、“读完全文后”、“10分钟内,能完成......”、 “能叙述......要点”。

4、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写出3句......、能做对80%、能理解运用语篇中的5个关键词等。

5、叙写教学、学习目标。

优化之前的教学/学习目标描述如下:

Teaching aims:

优化后,本课时的教学、学习目标描述如下:

Teaching aims:

分析可以看出,经过优化的教学、学习目标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明确各项目标任务。上述教学目标比较详细地呈现了“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得怎样”。设定标准有利于对各项目标的达成与否做过程性评价,这样的陈述和表达既符合学校的过程性特点,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优质有效的教学设计是确保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成功开展的核心和关键,是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而逆向教学设计可以因地制宜,设计思路明晰,能避免传统外语教学中语言学习过于碎片化、重知识轻能力、评价缺失等缺点。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采用“逆向设计法”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方法【11】,梳理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教学设计为抓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模式,从而指导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15】

参考文献

[1]Jay McTighe, Grant Wiggins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Handbook [M].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9:38.37.

【2】薛翠红.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研究[J].当中学教育,

[3]胡洪莉.浅探高中英语阅读课中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运用[J].高考,2020(32):99.

[4]黄丽丽,詹蓓.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外语教育,2020,22(06):89-95+112.

[5]李璐璐.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1):172.

【6】李留建.教学思路—“逆向设计法”[J].英语学习。2019(08).

【7】梅德明 , 王蔷 .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8】王丽萍。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研究[J].校园英语。2018(16):2.

[9】邵志倩.逆向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16(36):28.

[10] 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 . 2017.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 闫寒冰等 , 译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

[11]魏惠.逆向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准备[J].江苏教育研究.2014(08).

[12]叶思宁.逆向型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4).

[13]赵夕媛. 逆向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2018. 普通高中英 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5】赵钰莲 。“逆向设计”提升高中英语教师单元教学设计能力的行动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20,22卷第五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