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思政教育视角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然后分析了思政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包括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等方面。接着,本文提出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如加强中医药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普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等。最后,文章强调了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以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自信
引言: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思政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思政教育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一、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医学理念,为世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中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和健康理念,为人类健康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医药文化的养生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更加凸显,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桥梁。
二、思政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1增强文化自信
思政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自信,培养其民族自豪感。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医药文化,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医学智慧和实践经验。思政教育强调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文化自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热情,而且促使他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能够坚守文化立场,维护文化多样性。通过思政教育,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2.2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自信,而且有助于培育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专业人才。中医药文化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资源,通过特色课程独立出来,彰显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社会责任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从而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2.3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思政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尤其在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方面表现显著。通过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思政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自信,而且培养了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中医药研究和实践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探索中医药的创新途径,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中医药的诊疗方法,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思政教育强调在传承中医药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和成果转化,使之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和人类健康。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社会责任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三、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3.1 加强中医药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中医药素养。通过深化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中医药教育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学生社团;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构建能力突出、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人才体系;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中医药教育的普及和传播。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中医药思维和专业素养的人才,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2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普及
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普及通过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将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具体措施包括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体验场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以及加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此外,通过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专题活动、支持中医药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以及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制度等措施,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普及程度。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知度,让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民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健康需求。
3.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
结合现代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通过智能电子病历的应用,中医医生能够进行更精准的病历分析与诊断,提升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如中医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数据互联互通,将有效整合分析患者的健康数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使患者就医更加便利。建设中药材产业服务数字化云平台,实现中药材产业链的全面服务;建立全国性数字化中药研发科技开源创新平台,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至制药企业,实现医药工业全链条的质量提升;同时,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应用现代科学的话语讲清楚治病机理、说明白确切疗效,用生物化学表述治病机理和药物有效成分,用现代生物最新成果实现中药生产技术的突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方法将中医药内部纷繁复杂的联系转化为不同变量在隐层空间的数学关系,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挖掘的AI技术规范中医用词模糊性和主观性,推进中医药理论体系标准化、理解化。
结语: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可以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培养更多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以高校为主体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策略探究,关宏远;袁佺,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03)
[2]传统文化认同与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张洁;杨扬.社会主义论坛,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