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礼仪教育的课程思政实践案例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基于礼仪教育的课程思政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礼仪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意义、实施路径及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礼仪教育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礼仪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案例
一、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和任务。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礼仪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与课程思政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礼仪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二、礼仪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礼仪教育不仅包括外在的行为规范,还涉及内在的道德修养。将礼仪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可以引导学生在注重仪表仪态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礼仪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
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礼仪教育的课程思政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商务礼仪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竞争力。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
(1)商务礼仪基础知识:包括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商务交往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2)商务礼仪实践:通过模拟商务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
(3)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诚信、创新等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商务谈判礼仪时,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在讲解商务合同签订礼仪时,强调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3. 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商务案例,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2)情景模拟法:模拟商务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在商务交往中更加注重礼仪规范,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
(二)案例二:社交礼仪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素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2. 教学内容
(1)社交礼仪基础知识:包括见面礼仪、交谈礼仪、宴请礼仪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2)社交礼仪实践:通过组织社交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
(3)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见面礼仪时,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在讲解宴请礼仪时,强调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3.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演示,让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的正确做法。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交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礼仪应用能力。
4. 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社交活动中更加注重礼仪规范,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学生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案例三:礼仪实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
(1)礼仪实训项目:包括礼仪操训练、礼仪接待、礼仪服务等方面的实训项目。
(2)思政元素融入:在实训教学中,融入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例如,在礼仪操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礼仪接待和服务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将实训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礼仪应用能力。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评价反馈法: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 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实训教学,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了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基于礼仪教育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挖掘礼仪教育中的思政元素
教师要深入挖掘礼仪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礼仪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时,可以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礼仪的规范和要求时,可以强调诚信意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品德教育。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要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思政元素的比重,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内涵。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结论
基于礼仪教育的课程思政实践案例表明,将礼仪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在实施过程中,要挖掘礼仪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同时,要结合不同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探索适合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惠玲,曾维静,朱洪端.高职《礼仪》课程思政文化育人创新与实践--以旅游类专业为例[J].装备制造与教育,2022,36(02):21-24.
2. 陈安慧.高校礼仪课程实现思政教育的途径[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1,23(02):78-81.
3. 李小丽,何宁融.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旅游礼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运城学院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21,39(02):78-83.
4. 黄旎妮.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礼仪文化的新途径[J].才智,2019(10):79.
5. 礼教育人之课程红色思政的思考与实践[EB/OL].金锄头文库,(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