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周宇
  
大通媒体号
2024年52期
什邡外国语小学

摘要:针对处于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实施的数学教学旨在塑造其关键素养,这对于提升他们在现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处理技能至关重要。文章选取了五年级数学课程中《小数除法》一节为例,分析了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高效地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技巧,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及实际操作活动,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上获得显著提高。本文对小数除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现有状况及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接着讨论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教学方案,这些方案主要涵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协作学习模式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教学任务。本文概括了策略执行过程中的经历及其成效,为今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预备了有价值的借鉴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学策略

引言:

在专注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大环境下,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程,已逐步摒弃单一的知识传递,转而着力于提升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解决技能。针对如小数除法这类复杂的数学概念,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五年级的《小数除法》课程不仅涵盖了基础的计算技巧,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典型的教育模式里,学习者通常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而鲜有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机遇。本文旨在分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及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期望对未来教育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分析小数除法教学中的现状与挑战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小数除法作为一项关键技能,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和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孩子们数学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育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分强调数值运算的机械训练,却忽略了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塑造。尽管该策略有助于增进学生在数学运算中的精确度,却不足以锻炼他们将在现实情境中运用小数除法技巧的技巧。对目前教育实践进行深入洞察,揭示了若干主要障碍:在教育过程中,小数除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常常未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紧密融合,导致学生难以觉察到这一数学运算在实际中的重要性;在教育活动中,缺乏构造深入问题的环境与探索实践,导致学习者在面对具体难题时,经验不足;在评估传统解算方法时,重点通常落在计算成果之上,而忽略了解决问题途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及其策略选择[1]。

面临这些难题,教育工作者需重新评估其教学宗旨与手段,尤其是将关键素养整合进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应致力于在实际问题解决中锻炼其能力的全面提升。分析当前状况后,教师将确定优化路径,并据此制订更为合理且高效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所展现的技能。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在小数除法这一教学领域,核心素养导向的策略主张将现实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及促进协作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设计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综合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解决,以提高他们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小明买了一箱牛奶,总共有15.6升,他每次使用0.4升,问这箱牛奶可以使用多少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使用小数除法计算15.6 ÷ 0.4,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如画图、表格等,帮助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提高了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能力。

将团队合作方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视为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在小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预设的问题情境。通过同伴互动的探讨与合作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2]。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小数的概念和整数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基本原理,例如,小数除法可以看作是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除法运算后,再将结果转化为小数形式。例如:在一节《小数除法》的课中,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蛋糕分成0.5克的份,想知道40克的蛋糕可以分成多少份,应该如何计算?教师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步骤:将40克除以0.5克,转化为整数除法,得到的结果是80份。

三、教学策略实施的效果与经验总结

在采纳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之后,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采用问题引导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小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意义,并有效应对难题[3]。

学生的合作互动在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学生在小组互动过程中,通过沟通与协作,共同面对并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不仅增强了数学解题技能,也培育了团队协作与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学生协同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识别他们问题解答环节所展现的强项与短板,并据此提供定制化的引导与辅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构建与应用任务,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容与日常生活场景相融合。建立起的这种联系,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于小数除法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在具体实践中运用该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以此评价其表现,并根据所得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本研究选取了五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小数除法》作为案例,分析了如何借助关键素养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针对当前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协作式学习模式以及实践性应用任务等策略,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可通过这些策略实现,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后,所取得的数据表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果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将持续深入研究和完善各类教学手段,进而全面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品质与成效。

参考文献:

[1]温建红.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意义与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23,32(3):13-17.

[2]蔡丽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23(21):95-98.

[3]王贤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