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的二年级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二年级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数学意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应结合二年级学生有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优化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深度剖析学科教材,科学设立单元目标,立足单元整体认真梳理单元内容,精心创设主题情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针对性地开展分层练习巩固活动,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在多措并举中发展学生多元能力,挖掘学生潜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二年级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研究
引言
新课标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及目标之一,主动颠覆教学传统,确保学生透彻掌握和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则应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艰巨性和漫长性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活动,有效串联零散知识,强化学生知识印象,提升学生认知高度及思维水平,确保学生以良好的综合能力出色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一、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与学生综合能力
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围绕单元主题整合相似知识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综合性、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科性较为明显,教师结合教材单元编排特征整体推进教学实践,科学设置单元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自主探索。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求知欲和好奇心比较足,能够形成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主人翁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单元整合教学尤为关键,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核心素养体现出来的多元化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单元主题,经历数学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整体把握问题内涵,尝试多种问题解决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二年级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对策
(一)深度剖析教材,科学设立单元目标
在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分析数学定理、数学概念和数学性质,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明确单元目标,围绕单元目标科学安排课时,有效分解单元子目标。确保所有的课时目标都能够指向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能[1]。比如在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时,单元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旨在强化学生对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理解,以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为目标,确保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完成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教学目标组织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活动,科学设置加法与减法练习,鼓励学生认真完成练习任务,自主思考多种解题对策,形成较强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适当拔高教学难度,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教材插画,出色完成教材练习任务,逐步形成规范书写、准确计算的习惯及意识,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人。
(二)立足单元整体,认真梳理单元知识
相较于传统的二年级数学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比较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实践性、应用性和整体性较强,教学容量偏高。教师应在高瞻远瞩中结合单元主题认真梳理单元知识,理顺教学思路,避免课堂教学陷入混乱无序。其中单元思维导图的提前制定尤为关键,教师应以单元中心主题为核心,科学设置分支和子分支,理性分析单元中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比如在讲解“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时,教师可以制作单元思维导图,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乘法口诀,然后围绕用乘法口诀、求商、连乘、连除讲解高阶数学知识,可视化展示单元主题知识,强化学生对关键知识点及核心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三)创设主题情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主题情境是单元整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透彻掌握数学知识并实现活学活用。在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时教师应结合单元目标以及主题科学设计主题情境,在单元主题情境中有效串联零散知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知识印象,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认真感知情境背后的抽象数学知识[2]。在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打造智慧课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角。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整合平行四边形的生活实物,展示农民伯伯搭建的篱笆栅栏,用图片情境和视频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栅栏的图形,顺势导入平行四边形知识,采取先学后教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四)开展分层练习,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在利用单元整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时,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表现开展分层练习活动,用数学练习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促使学生领悟单元主题,掌握单元核心知识。其中高选择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分层作业尤为关键,组成了大单元整合教学练习的主干,教师可以根据二年级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优化布置跨学科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及综合性作业,依托作业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为学生的高效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铺路[3]。在正式开展分层练习活动前,教师应结合减负增效的教育准则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并实现及时反馈,整理学生错题资源,开展专题答疑辅导活动,真正实现因人设题、因人施教,确保学困生“吃得消”,学优生“吃得饱”。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布置分层实践作业,学困生只需要认真阅读教材,了解锐角、直角以及钝角,学会自主区分。中等生和学优生则需要主动收集生活中的锐角、直角以及钝角实物,了解不同角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借助分层练习作业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就摸得着”。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讲究方式方法,以教材为“蓝本”,深度剖析教材,理顺教学思路,站在宏观视角整体推进教学活动,科学创设多元主体情境,分层开展练习巩固活动,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确保二年级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自主弥补思维短板,独立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剑.培养量感,让数学实验成为一种力量——"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23(14):38-40.
[2]金小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试题与研究, 2021, 000(016):P.1-1.
[3]张超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读与写:下旬, 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