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美育视角下非遗剪纸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陆照含
  
大通媒体号
2024年55期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安小学161005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美育视角下非遗剪纸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通过情境沉浸、技艺传授、文化融合等策略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剪纸技艺,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传承非遗文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非遗剪纸;融入;小学美术教育

引言

在美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剪纸艺术有效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探索,分析非遗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情境沉浸,情感共鸣

在美育视角下,将非遗剪纸融入小学美术教育,通过情境沉浸的方式,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传承意识。

以三年级上册“美丽的花”一课为例: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美丽的花”主题相关的非遗剪纸情境。在教室中布置一个模拟的花园场景,展示一些真实的非遗剪纸作品,如河北蔚县的“窗花——富贵牡丹”和山东高密的“剪纸——莲花童子”等。这些作品以其精美的图案和寓意深远的主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花香和艺术氛围的世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剪纸作品的线条、色彩和构图,让他们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其次,在创作实践环节,教授可以指导学生以“美丽的花”为主题,结合非遗剪纸的技艺,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对象,如梅花、蝴蝶兰、菊花等,并尝试运用非遗剪纸的技法,如对称剪、连续剪等,来表现出花卉的美丽和生机。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传授剪纸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注重情感表达,将自己的情感和对花的喜爱融入作品中。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剪纸作品上添加一些寓意吉祥的图案或文字,如“花开富贵”“岁岁平安”等,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组织一次“非遗剪纸花艺展”。邀请全校师生、家长以及剪纸艺术家参与展览,共同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1]。展览期间,可以设立互动环节,让学生向来宾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思路,分享自己在剪纸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遗剪纸的理解和热爱。

二、技艺传授,创意激发

在美育的框架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深远意义的教学实践。通过技艺传授,学生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和传统文化精髓;而创意激发则鼓励学生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剪纸艺术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化传承意识。

以四年级上册“彩墨世界”一课为例: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蔚县剪纸或佛山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基本技法。蔚县剪纸以其精美的刀工和丰富的色彩著称,而佛山剪纸则以其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构图见长。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两种剪纸艺术的魅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彩墨画的基本技法,并展示一些将剪纸与彩墨画相结合的作品,如将蔚县剪纸的精美图案作为彩墨画的构图元素,或在佛山剪纸的细腻线条上添加彩墨色彩,让学生感受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融合之美。其次,在掌握了剪纸和彩墨画的基本技法后,学生开始尝试将这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蔚县剪纸中的一个精美图案,如莲花、鱼等,然后用彩墨画技法为剪纸图案上色,使剪纸的精美刀工与彩墨的丰富色彩相得益彰。或者,学生可以尝试用佛山剪纸的细腻线条勾勒出一个独特的构图,再用彩墨画技法进行细节描绘和色彩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剪纸与彩墨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例如,学生可以尝试将蔚县剪纸的精美图案与彩墨画的写意风格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或者运用佛山剪纸的细腻线条创作出复杂的图案,再用彩墨画技法进行大胆的色彩尝试和对比,使作品更加引人注目。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三、文化融合,审美培育

在美育的框架下,将非遗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旨在通过文化融合与审美培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认同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欣赏并创作非遗剪纸作品,可以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五年级上册“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元宵节的文化背景和挂彩灯的习俗,然后展示一些将中阳剪纸或柘荣剪纸与彩灯相结合的创新作品。例如,可以利用中阳剪纸的粗犷豪放和对称美感,创作出富有动感和层次感的彩灯图案,如奔腾的骏马、飞舞的凤凰等;或者借鉴柘荣剪纸的细腻线条和独特构图,制作出精致细腻的彩灯装饰,如梅花枝条、蝴蝶翩翩等。这些创新结合不仅保留了剪纸艺术的传统韵味,还赋予了彩灯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其次,教师需向学生传授中阳剪纸或柘荣剪纸的基本技法,如剪纸的对称与平衡、线条的流畅与变化、图案的构思与组合等。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技法,结合元宵节的主题和彩灯的特点,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彩灯剪纸作品。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将传统剪纸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彩灯剪纸作品。此外,在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彩灯剪纸作品展览和审美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校园内,供其他同学欣赏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让他们发现和感受作品中的美感和创意[2]。同时,还可以邀请剪纸艺术家或民间艺人来校举办讲座或示范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通过这样的审美培育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视角下非遗剪纸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情境沉浸与技艺传授等教学策略,我们让学生亲身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非遗剪纸的传承和学生美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洪紫薇,王晓林.非遗剪纸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2,(08):164-165.

[2]王雅宁,蔡晨越.非遗浦城剪纸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24,43(04):105-1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