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带头人”工作室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实践探索

——以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实践为例

孙凤林 张亚男
  
大通媒体号
2024年55期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高校教师党支部通过“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牵引党建工作,力行“双融合双促进”,在持续强化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心工作与阶段性重点工作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 双带头人工作室  根本任务 双融双促 实践探索

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而教师党支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必须发挥政治引领、保障和监督作用外,还必须有效发挥不可或缺的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与作用主要提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个层面是服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第三个层面是服务有关的阶段性工作。本文依据和借鉴国内近年来已有研究实践和成果,结合支部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尝试就教师党支部三个层面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与阐述,以便进一步强化支部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支部工作水平与质量。

近年来,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力行实事求是,努力贯彻落实学院党委的各项决策,围绕“双带头人”工作室“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建设主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进一步强化“狠抓政治学习,提高党员素质;拓宽改革思路,开创工作新局;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发展活力”等支部建设措施,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与阶段性重点工作并行共进,形成了教师党支部“双融合双促进”的特色亮点,并在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学习先优的成长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的推进教师党支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持续强化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

(一)努力做到“打铁还要自身硬”

立德树人,立德为基;立德有序,师德在先。教师党支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主要采取如下提升素质的措施:

1.狠抓政治学习,提高党员素质。按照学院党委的要求,教师党支部把抓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和教师队伍思想素质,促进师德师风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听报告、学文件、看视频、上党课、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坚持把学政治与学业务结合起来,把定时组织学与日常自学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不断“加油”“充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

2.拓宽工作思路,开创改革新局。在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活动中,坚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第一议题”制度,并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交流交心、出谋献策等党的组织生活方式,把党的学习教育和组织生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使其真正发挥组织生活的功能与作用,激励党员干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不断拓宽思路,开拓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3.开展党课共享,学习服务同步。教师党支部通过深入联盟党开展党课共享活动,积极服务社区、企业党组织,把党的声音与政策及时传播出去,同时也学习了联盟单位党建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并且更直接地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与工作思路。作为大学城党建联盟成员,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活动”,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居民更好地防范网络诈骗,共同构建平安法制和谐的生活圈。

4.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发展活力。通过经常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学习英烈事迹”、“继承先辈遗志”等主题党日活动,勉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效地提升了党员教师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信念与力量,也大大提升了党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养,从而使红色基因不断转化为攻坚克难、勇创佳绩的强大动力。

(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及时有序地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在修身养德方面,党员教师除利用多种方式引导鼓励学生必须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外,还坚持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1.“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为“立德树人”工程充电加油。教师党支部目前有两个院级课程思政团队正在建设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正在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水平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与动力。

2.“红色讲堂”、“修德讲堂”为“立德树人”鼓劲助力。教师党支部通过党员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红色纪念日、观看红色经典影片等渠道和场合,引导鼓励学生缅怀历史,祭奠英烈,交流观感体会,畅想人生与未来,坚持把学习党史与“红色讲堂”讲“红色经典故事”结合起来,与“教师党支部书记论坛”加强党性教育结合起来。

3.以“大爱精神”为驱动力,助推学生树立大爱之“德”。教师党支部着力打造以“师德育师心,师心润童心”为主题的双园共建德育教育四维体系。一是通过园校联合共建师资体系,形成双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力度;二是通过园校共建德育课程,让学生更关注研究儿童、读懂儿童,树立学生的职业使命;三是通过驻园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幼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三年德育实践不断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活动、幼儿园专家职业素养讲座等实践活动;四是通过园校德育文化互动展演,结合学生艺术技能与园所德育文化相融合,展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二、坚持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与阶段性重点工作协调共进

(一)心无旁骛,竭尽全力做好教育教学中心工作

教师党支部对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既具有引领和保证作用,也具有服务功能。党支部要求党员教师心中时刻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言所行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通过课堂和书本的讲授完成新知识、新理念、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的学习,又要通过适宜的途径和方法,以产教研融合为技能催化剂,坚持多措并举,为铸就学生树人之“技”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1.深入开展专业与市场状况调研考察工作。组织支部党员教师深入市幼儿园交流考察并进行活动观摩指导,深入社区开展学习帮扶等,既服务了社会,为振兴龙江助了一臂之力,也开阔了教师的思路与视野,从而使支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互动相融,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2.努力打造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引导鼓励教师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融入专业和课程教学之中,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企业典型案例融入专业课程,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从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3.积极探索构建“三品”“八技”“五能力”人才培养内容体系。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引导教师注意积累学前专业学生的“三品”(思想、道德、文化)资料,搜集整理幼儿园教师应掌握的“八技”(包括写作、绘画、唱歌、乐器演奏、舞蹈、口语、课件制作和信息化使用)等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包括观察和分析、制订和撰写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活动、沟通和研究等“五种能力”。

4.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厚实、思想正派、技术过硬、创新力强的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建“专业+行业”的“双导师”团队,培育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并通过积极参加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省赛、国赛取得优异成绩,为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5.强化校企合作、院园合作,为幼儿园提供信息咨询与技术指导,不断拓宽服务社会的渠道与平台。学院与哈市及周边地区多所幼儿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共建,深化合作与交流、开展合作项目、共享教育资源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不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和教学指导,为其提供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管理经验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帮助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幼儿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比如图书馆、实训基地等,为幼儿提供教育资源,丰富了幼儿的教育体验,包括组织幼儿园的孩子来学院进行研学旅行,参观世赛基地、体验手作木艺项目、学习幼儿茶艺等。通过院园合作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双方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教师党支部携手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解答咨询等方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活动”,加强反诈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居民更好地防范网络诈骗,共同构建平安法制和谐的生活圈。

(二)力争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与阶段性重点工作互促共进

在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按部就班、有声有色开展的同时,有关的阶段性重点工作也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1.开展普通话培训,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由学前专业教师组成突击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研学旅行等1+X培训,过级率达93%以上;由中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展的普通话培训,过级率达100%,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为学院语言文字达标校建设省级验收贡献力量。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以学校为语言文字工作基础阵地,积极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师生规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组织、协调推普周宣传工作和中华诵写讲等工作,为学院顺利通过语言文字工作省级达标验收贡献力量。

教师党支部通过牢牢抓住“双带头人”工作室“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建设主题与主线,坚持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注重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与阶段性重点工作有机衔接,相融互动,并行共进,既较好地解决了教师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务虚”问题,也进一步探索了如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务实”问题,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员教师在高职教育、学院建设和助力森工发展进程中勇立潮头,敢挑重担,乐于奉献,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并在开创教科研各项工作新局面的进程中,不断攻关夺隘,勇创佳绩。多次荣获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国家级奖项;荣获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为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