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案例库的构建要点》

——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例

尹曼
  
大通媒体号
2024年56期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了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求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当前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思政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构建一个符合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特点的思政案例库,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 专业思政  思政案例库 环境设计专业思政

二、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2.1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现状审视

通过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研究发现,当前本专业在专业联合思政教育存在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联系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存在偏差,多数同学认为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等多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学痛点,限制了思政教育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作用发挥,亟需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2.2 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案例库的迫切需求

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卯足劲、下苦功取得一定成绩,该校环境设计专业,致力于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专业思政的建设并科学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案例库。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根据近几年相关数据显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色,不仅专业技能过硬,而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该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各类设计竞赛中获奖率逐年上升,其中不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这充分证明了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三、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案例库的构建策略与建设路径

3.1 思政案例库构建策略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及具体要求,该专业的思政案例库将在围绕专业教师团队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案例库的价值引领功能前提下,通过交叉学科整合构建多学科融合案例库,并引入新科技创新教学方法配合案例库应用以提升实践能力,案例库内容结合多专业实现案例内容建设多元化,联合行业企业协同构建一体化的案例库评价与监测平台,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2 建设路径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性质,进行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突出思政内容在课程间的内在逻辑统一,避免思政案例在各课程应用过程中内容的重复化。科学的架构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

结合各课程教学需求,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思政案例库的基本框架,以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导引,实现多方位的联结和发展的案例库基本框架设计。

利用线上、线下丰富的思政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汇集、整理、筛选、制作课程群案例库,在思政案例库具体建设确保专业思政案例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3 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案例库的初级构成结构

环境设计思政案例库涵盖理论课程群案例、设计基础课群案例、传统美学课程群案例、专业实践课程群案例、专业核心课程群案例、开放型项目课程群案例等多个子库。涵盖设计理论、设计史等,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设计基础、造型语言等,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基础技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案例学习,提升学生对传统美学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实地调研、项目实践等,通过案例研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涵盖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通过案例分析,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跨学科项目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4 课程思政案例库案例建设单例示范

专业思政案例库的每个单例的建设都包含案例名称、对应课程、案例内容、应用场景与应用方法、应用评价、引用资料等内容,下面以“美丽乡村,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村落景观设计——渔泛村案例展开示范。

案例名称:“美丽乡村,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村落景观设计——渔泛村

对应课程:《乡村景观专题设计》、《景观设计基础》、《设计选题》、《快题设计》

案例内容:

本案例以中国江汉传统村落为背景,探讨如何在乡村景观设计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案例通过对渔泛村实地调研,分析了村落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村民的需求。设计团队提出了“以旧唤新”的策略,旨在通过景观设计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同时保护和活化传统文化遗产。案例中,设计团队采用了乡土材料,融入传统元素,恢复了村落的原始风貌,并创造了与村民生活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

案例的应用场景与应用方法:

在《乡村景观专题设计》课程中,此案例可用于教学生如何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平衡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应用方法包括:

1.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重要性。

2.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设计策略,扮演设计师和村民角色,探讨设计方案的社会影响。

3. 实地考察与设计实践:学生实地考察类似村落,基于调研结果,设计自己的乡村景观改善方案。

案例应用评价:

通过此案例的应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乡村景观设计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提升设计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学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文化自信也得到了加强。案例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收集学生反馈,对案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用资料:

1、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施俊天等 ;

2、思政课程优秀案例(18)“我为美丽乡村绘蓝图”《景观设计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周峻岭 ;

四、思政案例库在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4.1 应用模式探索

思政案例在教学设计方案上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利用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活动。最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在教学模式上主要以案例教学与情景模式为主,案例教学模式是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的联系。情境模拟是以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4.2 效果评估与反思

思政案例库的评估指标体系由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构成。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应用情况判定案例应用的内容精准度。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满意程度,评价案例教学方法与应用场景的准确性。以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情况判定案例应用的实效性。

思政教学阶段评价形成数据性报告,分析评估数据,总结教学效果,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案例库建设为例总结了思政案例库在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构建要点和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和应用思政案例库,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20-01-01)[2024-04-25]. http://www.moe.gov.cn/jyb_xxgk/.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