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探究

官金兰 蒋芬 陈敏娜 谭旭平
  
大通媒体号
2024年61期
1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广州 510507 2广州软件学院 中国广州 510900 3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佛山 528200

摘要:本文探讨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革新路径。指出传统高职数学教育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等改革措施,提升数学教育实用性和有效性。研究强调构建线上资源库平台、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1、引言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精细化,这对高职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对接,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近年来,关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剖析了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兴起,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通过融合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以及引入BOPPPS、

BOPPPS-PAD等先进教学模型[4-9],高职院校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全球影响下,线上教学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补充和替

代方式,进一步加速了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疫情期间的特殊环境,不仅考验了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更灵活的学习选择。这种变化,无疑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10]。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究高职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模式的革新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是响应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号召的具体行动,更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举措。本文将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数学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数学课程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就业竞争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包括数学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以满足产业界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3)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界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经济管理问题等跨学科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传统的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往往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引入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5)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需要积极拥抱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开发智能化教学平台等措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4、高职数学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

为实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离不开高效的实施路径:

4.1遴选产教融合背景下,契合不同专业背景的高职数学案例和资源

在调研基础上,围绕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特色和优势,遴选一批契合产业发展、服务专业特色突出的高职数学案例和资源,旨在提高高职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接下来以经济类、工程类、信息技术类、医学类和其他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遴选其数学案例和资源。

经济类专业的案例,可以选取财务分析案例和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微积分中的导数知识分析企业成本函数,确定最优生产量以最大化利润。通过实际企业的财务数据,让学生理解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引入指数增长和复合利息等概念,结合国家GDP增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工程类专业案例,可以利用微积分中的积分知识计算工程结构(如桥梁、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理解数学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结合复变函数和线性代数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通过模拟电路实验,让学生掌握数学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医学类专业案例,可以利用微积分知识计算药物的半衰期和最佳剂量。通过实际药物案例,让学生掌握药物剂量计算的方法。结合微分方程和统计学知识,建立流行病学模型,预测疾病的传播趋势和控制策略。建立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让学生参与项目全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案例和资源的遴选应紧密结合专业背景和行业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案例和丰富的资源提升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4.2设计契合产教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大纲和教学模式

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需要对数学课程内容大纲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课程内容大纲设计

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数学知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将高职数学模块分为基础数学模块、应用数学模块和实践与创新模块。其中,基础数学模块主要是介绍一元及多元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应用数学模块主要是以数学建模为载体,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与创新模块主要是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分析等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模式设计时,可以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邀请企业专家进校授课或指导项目实训,使学生了解产业需求和技术前沿。实行“学校学习+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相结合。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入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深度讨论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翻转课堂。

(3)评价体系构建

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利途径,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教育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课终实训项目评价、企业考核评价、导师评价、学生互评等,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了课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参与度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要实现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大纲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改革实施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产教融合意识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项目研发。

(2)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视频、案例库、实训平台等,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益,确保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构建出契合产教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大纲和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4.4 应用与实践效果评价及优化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线上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应用与实践效果评价及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资源共享和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线上平台,一方面,学生能够接触到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在线课程、模拟软件、案例研究等,这些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学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如在线问答、讨论区等,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答题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平台提供的学习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企业与学校通过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企业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实训项目等资源,学校则提供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共同促进产教融合。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数学教育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和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 国家政策文件.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 国家政策文件.

[3]教育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8). 国家政策文件.

[4]李丽,张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育与职业》[J],(2019)(12),89-92.

[5]王强,刘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20)(3), 67-70.

[6]赵敏,陈晓红.基于BOPPPS模型的高职数学课程设计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21)(2), 123-127.

[7]陈静,马超.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优化策略.《教育现代化》[J],(2020)7(15), 15-18.

[8]刘洋,李娜.高职数学教育中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J],  (2019)40(35),45-48.

[9]杨帆,张伟强.疫情背景下高职数学线上教学的挑战与对策.《现代教育技术》[J],(2022)32(2), 88-92.

作者简介:官金兰(1982.08—),女,数学博士,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数学教育改革;

课题资助: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探究》(GGJCKJZW202314);

2024年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如何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2023122738425);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冠肺炎医学图像诊断算法的研究,编号:2021ZDZX11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