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宫跨界融合红色德育课程的开发与探索实践

林于清
  
大通媒体号
2024年62期
昆山市青少年宫

摘要:“双减”背景下,昆山市青少年宫为认真落实“双减”工作,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所特有的育人功能,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撒红色种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家国情怀,创造性地开发了宫校联盟沉浸式体验、主题舞蹈、书画等系列跨界融合的爱国主义红色德育课程,开展了丰富的探索与实践活动。

关键词:“双减”背景  红色基因  跨界融合  德育课程实践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助于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从概念上说,红色基因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红色文化资源所特有的育人功能,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双减”背景下,为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撒红色种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家国情怀,昆山市青少年宫创造性地开发了宫校联盟沉浸式体验、主题舞蹈、朗诵、书画等系列跨界融合的爱国主义红色德育课程,开展了丰富的探索与实践活动。

一、宫校联盟,开发沉浸式德育体验课程

1.看邮展,听故事——了解一代伟人

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也是中国邮政集团发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邮票之日。从这一天开始,青少年宫和昆山市邮政局在12所中小学校中联合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邮展》巡展。讲解员老师生动地向同学们讲述毛泽东的故事。从一张张纪念邮票和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中,同学们对一代伟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雄才大略。

2.谈收获,立志向——坚定报国信念

通过听毛泽东故事,同学们对毛泽东同志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于是我们又开展了“谈理想  立志向”的主题班会、座谈会活动。由学习毛泽东同志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树立开辟新中国的理想信念,到明确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学习目标。鼓励同学们赓续红色血脉,争做强国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红军过草地、翻雪山的精神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报国信念。

3.学雷锋,做公益——养成志愿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为传承雷锋精神,激发新时代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担当,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又开展了 “我是小小卖报员”等公益活动。邮展展示了自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的61年来,全国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大事件,学生们深受教育鼓舞。在公益卖报、爱心捐赠活动中他们一个个积极踊跃,克服了畏难胆怯心理,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中养成热心公益,志愿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二、观演结合,编创主题舞蹈课程

1.观影观演,厚植情怀

从本质上讲,红色基因包括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制胜之道、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为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故事,我们先组织学生在家观看《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焦裕禄》等红色影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情操品格和大无畏的精神气概。接着,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映山红》《星星之火》等优秀红色主题舞蹈表演节目,让学生们认识到可以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演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厚植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2.听曲诵诗,激发热情

舞蹈是一种充满艺术和表现力的活动,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舞蹈学习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舞台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需要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以更好地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去表达舞蹈动作。因此,在教授孩子们舞蹈前,我们先让孩子们熟悉即将创排的舞蹈乐曲,在音乐的跌宕起伏中,感受革命年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舞台表演不仅仅只是舞蹈动作的展示,还需要孩子们能够通过表情、眼神、肢体等多种表现手段,将创编者和舞者的情感、内心世界传达给观众。因此,我们根据舞蹈的意境和表达的内容,在课堂上还指导学生练习朗诵《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通过学习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朗诵时表情和眼神交流的训练练习,帮助孩子们学会用面部表情和眼神传达情感,为接下来舞蹈的创排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3.编舞创排,融情于舞

我们学习创排的红色主题舞蹈是《我心中的那一抹红》,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学生们对于本舞蹈的主题和内涵都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动作的模仿和专业舞蹈教师的指导,学生们学会了用肢体语言展示每一个角色的特点和情感。通过一次次练习和反复打磨,学生们完全把自己融入了角色,给角色赋予了自己的情感,在编排的过程中甚至有了自己的想法,能深入刻画角色,他们流畅的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气概;也体现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传承奋斗精神,争做强国少年的信心和决心。本节目在全市中小学艺术节表演比赛中荣获特别奖。

三、书画相成,创作主题书画课程

1.实地研学,传承文化经典

“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和回应了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与发展价值。我们将研究性学习资源纳入书画教学中,通过参观、考察等研学方式,用更多本土的、身边的书画家故事、有趣味性的书画活动去丰富书画课堂。我们积极利用本土资源,组织书画社团的学员,去参观昆仑堂、侯北人美术馆、陆家衡艺术馆等书画艺术馆。在参观经典的同时,给学生讲述红色书画家、本地书画家的故事,教师在研学过程中做红色书法的“宣传者”“导游”,在互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好经典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2.畅谈体会,树立远大志向

红色基因意味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执着追求。我们要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研学活动过后,我们又开展了“谈理想  立志向”的座谈会活动,让学生们谈谈研学过程中的收获,给自己哪些启发。从一个个书画家的成长故事中激励自己不断努力,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描绘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3.书画家乡,共享美好未来

红色基因具备勇于改革、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勇创一流的志气。本课程的第三部分内容安排了“书画家乡  共享美好未来”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党的热爱,画出自己心目中未来家乡的蓝图,把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美好愿望通过书画得以展现。通过介绍、展示自己的画作,让孩子们立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祖国、爱家乡,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和家乡的美好而努力奋斗。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