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丽
  
大通媒体号
2024年64期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 655400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在课堂上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还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学会管理与合作,并激发创新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因此,我们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实践策略

传统的班级管理侧重于教师的权威主导与学生的被动接受,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班级管理开始向更加自主的方向发展。这一转变既与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契合,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通过构建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育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班级自主管理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这意味着教师应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主选择任务,分配角色,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管理中不断成长。

(二)激励性原则

为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班级自主管理需重视激励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以及表彰优秀小组和个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加投入和认真[1]。另外,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三)实效性原则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产生积极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计划以及加强过程监控等方式,确保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组建小组,角色定期轮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教师先要建立科学的小组组建机制,为自主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将学生合理分配到各个小组中,确保每个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和协作性[2]。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角色认知,教师应定期轮换小组内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职责和角色,从而全面锻炼其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和力的关系”章节为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性格特质,精心构建异质小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能形成互补效应,促进知识的深度交流和理解。小组内成员角色定期轮换,包括组长以及汇报员等,每两周进行一次角色更替,以便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角色轮换制度能够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强了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为班级自主管理打下了微观基础。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学生轮流担任角色,从实验设计到数据记录,再到成果展示,全程参与,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自我管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探究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和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合作热情。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团队智慧,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三“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如何利用电磁原理设计一款简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电磁感应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这些问题情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深入进行。小组成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工合作,从查阅资料到制作模型,全程投入。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理论知识,最终成功制作出简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激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创新精神和班级自主管理的内在动力,进而促进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深度整合与优化。

(三)深化自主管理,促进共同成长

为了深化班级自主管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在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以及结果的评估等方面,都应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3]。还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时间管理以及自我反思等,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中更加独立和自主。如此一来,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比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光”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小组的活动,如组织“光的折射”实验竞赛以及分享“光的色散”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学生不仅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还要负责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过程的记录,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内部设立“物理小博士”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负责解答班级同学的物理疑问。此外,每周组织一次物理知识分享会,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以实现思维碰撞,提高其学习成效和自主管理意识。这种自主管理机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增强了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自主管理机制的构建,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自我管理,促进了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成长。

(四)加强引导监督,提升合作成效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的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和班级管理中更加自律和自主。为了提升合作成效,教师还可以定期召开小组合作总结会议和班级管理反思会议,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分享成功案例,为班级自主管理的持续优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理论讲解和实验指导,还要密切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从团队协作以及学习成果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另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小组间的经验分享会,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这样一来,教师确保了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运行,提升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为构建高效和谐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论: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强调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通过实施这一模式,我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育其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坚实的平台。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胡玉湘. 开展小组合作 优化班级管理 [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 (05): 38-39.

[2]曹芳,肖建军. 分布式领导:高中班级学习型小组建设研究 [J]. 现代教学, 2022, (12): 25-30.

[3]梁春梅. 核心素养视角下班级小组合作自主管理模式探讨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 (04): 85-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