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语文教育改革路径研讨

谢子豪 朱冉 李悦 童萌萌 豆星悦
  
大通媒体号
2024年71期
淮北理工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既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融入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旨在找到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路径,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信息技术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的利用以及互动式学习平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为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改革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使得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的口头讲授,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课程、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呈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视频、音频、动画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文中的场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文本。

(二)有利于提高参与度和互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语文教师使用互动式白板、在线问答、实时投票等工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如,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互动游戏或活动,既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支持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共同完成项目,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课堂互动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和电子书籍等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如,教师发布微课内容,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跟踪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另外,信息技术还能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路径

(一)运用微课教学,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微课程,包括重点词汇、句型结构、背景知识等,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既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做铺垫,又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1]。与此同时,微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效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例如,讲解《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可以设计关于这篇课文的微课程,其中包含故事背景、主要人物介绍,以及一些关键的文学元素分析,让学生能了解巨人的花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奥斯卡·王尔德如何通过童话故事传达出对爱与分享的赞美,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加入问题讨论,如,“巨人的花园”中,巨人为什么会改变态度?花园的变化反映了什么主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关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虚拟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回忆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例如,讲解《海的女儿》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海底世界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深海之中,与海的女儿一起经历故事中的冒险,既能使学生更直观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和海的女儿的善良与勇敢,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完成特定任务,如寻找隐藏在海底的宝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元素与现实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发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虚拟信息,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综合性学习项目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跨学科知识,设计综合性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同时,接触并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能了解科学、历史等其他学科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2]。

例如,讲解《三月桃花水》时,教师可以设计以春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关于春天的诗词、散文,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感受春天的美好。然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记录下春天的变化和特点,将语文学习与自然科学知识相结合,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摄像机或手机拍摄春天的植物、动物和天气变化,将这些素材整理成关于春天的多媒体展示,既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能了解自然科学和摄影技术,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为学生丰富学习资源,还能有效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微课、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以及设计综合性学习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更紧密地结合,以实现教学方法的持续优化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永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2):135-137.

[2]王莉花.借助信息技术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23):142-143.

作者简介:谢子豪(2004.12-),男,汉族,安徽省淮北市,在读本科,淮北理工学院,研究方向:汉文方向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