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措施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苏海燕 周永华
  
大通媒体号
2024年72期
栖霞市人民医院 2653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B组依据抛硬币法分组各自分得3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于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分别采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普通护理干预对策。就2组血糖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A组干预后晨起空腹、早饭后2h、晚饭后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B组低,A组患者总满意度(92.31%)较B组(74.36%)高(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增加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糖尿病;血糖水平;胰岛素泵;临床护理路径

全球范围内老年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9.3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最新数据显示[1],国内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高达30.2%,约占全世界老年糖尿病的25.00%,居于全球首位。而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只有43.40%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对老年患者来说,长期身体处于高血糖条件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加重其身体负担与精神压力[2]。考虑到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大的护理需求,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还应辅以护理干预,以保障治疗质量。为明确临床护理路径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价值,现对此展开研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皆选自于本院2023年1月-2024年8月期间,采取抛硬币法划分为A组、B组。A组(39):15女、24男,年龄(68.79±2.35)(60~82)岁,病程(5.93±0.58)(2~13)年。B组(39):17女、22男,年龄(68.84±2.27)(60~81)岁,病程(5.84±0.65)(2~11)年。2组基础数据比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策略: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家属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和干预流程,获取同意与理解后,由责任护士为患者科普胰岛素泵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演示胰岛素泵正确应用方法,解释低血糖发生原因及防控方法,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第2d,询问患者身体感受和想法,对其不适给予适当同情和理解,说明胰岛素泵治疗的优势和目的,告知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其不适,减缓疾病发展,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第3d,和患者展开互动,了解其饮食偏好,结合其身体情况和病情,与家属共同制定适宜患者的饮食方案。第4~6d,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和血糖变化,评价其病情控制状况,遵医嘱对胰岛素用量进行相应调整,并评估患者穿刺处皮肤情况,按时更换胰岛素泵注射管路,定期维护胰岛素泵。第7~9d,以小视频或口头宣教方式科普糖尿病发生发展危险诱因、加强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等,教会患者正确应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方法。第10d至出院前,介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与相应的防空对策,科普胰岛素泵维护和保养方法,讲解糖尿病日常自我健康管理技巧。

B组:普通护理:告知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内容,遵医嘱指导患者科学用药,观察、评估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定期向临床医生汇报患者情况,协助医生处理相关并发症,向患者讲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和自护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水平:检测2组晨起空腹血糖、晚饭前血糖、早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患者满意度:让患者对临床工作质量进行打分,最高分100分,评分高,即患者对临床工作越满意。患者总满意度=基本满意(60~75分)率+满意(76~85分)率+非常满意(86~100分)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4.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s/n、%)用t/X2检验,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表1 A组干预后以下指标水平均较之B组更低(P<0.05)。

2.2 患者满意度

表2 A组患者总满意度更高(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较之普通护理方式更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依据不同阶段患者病情特点与需求,提供适宜的干预服务,及时解决其身心问题,使其能以良好状态面对治疗工作[3]。老年患者可以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有限,一些患者会过度担忧病情,治疗态度消极,因此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临床护理路径便对患者展开健康知识科普,消除患者顾虑,使其大致了解自身病情和临床治疗内容,增加其治疗配合度。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不断地为患者科普胰岛素泵及胰岛素相关知识,减轻其不安感,调动其治疗主观能动性。定期检查穿刺处皮肤和胰岛素泵管路情况,可减少局部皮肤红肿、导管脱落等问题的出现,确保治疗质量,改善患者不适情况。此种护理方式还较为重视患者个体情况,充分融入了以人文本理念,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从而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和满意度。本研究2.1、2.2结果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质量。

综上,对老年胰岛素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促进其血糖下降,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恬,陆海英,王成浩,等.老年糖尿病患者持续血糖监测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21,56(5):705-709.

[2]刘庭,孟俊华,朱海兰,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3,22(12):881-885.

[3]苗姣娜,何叶,王元姣.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141-1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