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路径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为我们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加深对高中政治教材的新理解和新运用,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理念保守、知识欠缺、应用机械等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建议,有效提升在教育数字化导向下教师对高中教材的理解深度和运用效率,增强高中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实践性、实效性。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高中政治、新教材
引言:现如今,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影响着人类社会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对教育的实际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促使教育部门要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建设数字化政治教师队伍是首要任务,转变教师数字化教学理念、教学知识储备、教学技能等。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因此深化教师对政治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乃重中之重。
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概述
教育数字化转型及一系列数字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推动教育组织转变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实现教育优质公平与支持终身学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数字技术赋能高中政治教学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简单地将数字技术引入政治课堂,而是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1.1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特点和内容
(1)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政治新教材以问题导入和解决问题为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材的每一章节中都设置了问题导入和问题探究的环节,这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解决其问题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理解和结构
从高中政治新教材的框架结构来看,四本必修教材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总览和基础的地位,其余三本则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坚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体深入的解释。三本选修教材重点培养学生以国际视野认识人类社会的总体趋势走向、能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并使用法律保护自己、运用科学思维探究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新教材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等特点,既有历史与现实也有国内与国际视野和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教育数字化导向下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问题
新教材的“新”不只是简单的书本内容上的新,同时它还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各方面的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要变新,而在教育数字化导向下高中政治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改革的成效薄弱、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等现象。
2.1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及其数字素养水平低
首先,由于现在高中政治老师年龄不一、学历不一、受教育形式不一等导致同一学校内的政治教师教学理念偏差较大。有的老师年龄较大且学历不高受教育内容单一传统造成其教学理念传统,不擅长且不赞同数字化教学,无法有效利用现存的先进数字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上述笔者所论述的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特点在于问题导入,而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营造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景和氛围,光靠书本和口头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这些政治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跟不上教材的“新”,缺乏对新教材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2.2中学数字化平台的标准化建设不完善
数字化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工具和素材,教师可以更加多元化、灵活化的开展数字化教育。但对于数字化平台建设不完善的中学,老师往往在使用数字化平台时需要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困难,影响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潜力。
2.3学生的学习理念落后,缺乏主动性。
除了上述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着学习理念问题,新教材的“新”突出在于落实实际生活,学生除了要达到知识思想上的成就,还要学会学以致用,懂得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到现实生活中去,如何发现实现中的问题并解决它。
3教育数字化导向下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路径
3.1转变教师教学意识和理念,打造先进智慧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明确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意识和观念,积极主动的改变教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信息技术的远大目标,巧妙使用信息智能化的科学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智能化、智慧化,形成对高中政治新教材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首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选择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和教学习惯。其次,学校应将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制中,使教师自己的主动学习和评价体制导致的被动学习结合起来,高效的学习和提升自己,从而应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最后,学校定期召开灵活多样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数字化教学的能力。
3.2营造数字化支撑环境,形成教师数字化资源平台。
推进对政治课堂数字化发展,还必须要打造专门且完善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学校要以国家智慧平台的建设为支撑牵引,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建构连贯式的教育数字化平台。首先,学校制定一套统一的教育数字化平台标准。其次,组建/数字领域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教育组织,进行探索教育数字化平台,为其提供专业指导。最后,教育数字化平台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师生的多样化的要求。
3.3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教师在讲一本新教材之前应该先为学生进行教材分析,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这本教材的学习大致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了清晰的教材逻辑结构,学生才有学习的方向。其次,教师要有意的培养学习自己分析教材的能力,在课堂中创设相似情景,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陆小兵,陈妍霏,钱小龙.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OL].高校教理,1-9[2024-11-19].20241101.002.
[2]刘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范式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4,(23):66-68.1672-3198.2024.23.022.
[3]黄小元,汪金英.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理据与实践进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05):59-64.
[4]王立教.教育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24,(10):68-71
[5]马云霞,马巧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高校后勤研究,2024,(0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