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成因与影响: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蔡芷珊
  
大通媒体号
2024年78期
宁波财经学院 315175

摘要:B 站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社区活跃高和商业模式多样化的综合性视频平台,其混剪视频的热度一直很高。不过,B站在混剪视频制作方面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大量B站混剪视频样本的分析,将从创作者,观众和平台三个层面对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B站;混剪;同质化;内容分析法

一、引言

B站混剪视频的流行趋势是技术驱动,多平台发布,内容多样化,互动性增强和版权意识提升。这些趋势反应了B站混剪视频的发展方向。

B站混剪视频有存在同质化现象,且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在一些创作者交流的社区、论坛或群组中,经常会有创作者讨论如何避免陷入同质化的困境,分享自己在创作中为了突破同质化所做的尝试和探索。一些行业分析师与媒体人和整个视频创作行业也关注着这个问题。

对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开展研究能够揭示新媒体文化的创作模式与趋势,探索新媒体文化的审美取向,洞察新媒体文化的商业价值与影响。同时,对于创作者而言,该研究有助于创作者提升创作技巧,提高视频质量等。对于平台来说,该研究有助于平台维护健康的内容生态,提升用户体验等。

本研究将基于内容分析法,从创作者,观众和平台三个层面,分别探讨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深层成因以及该现象造成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混剪是对现有视听作品片段的挪用和重新组合,在对画面、台词、配乐等重新选择与编排中实现创作目的,创出具有一定独创性的新作品。[1]现如今,混剪视频被网络社会广泛接受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其主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

混剪视频的内容来源多样且广泛,往往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剪辑,并能够展示出视频剪辑的技巧性。混剪视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主题内容来分类,混剪视频可分类为影视综类混剪、动漫游戏类混剪,音乐舞蹈类混剪以及主题创意类混剪。

在对于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领域,有不同的对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在定义方面,存在着内容相似性定义,风格趋同性定义和创意匮乏性定义。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对比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用户反馈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新媒体领域同质化现象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同质化现象的成因研究,同质化现象的影响研究和应对同质化现象的策略研究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指对内容进行质和量的综合分析,它能够有效考察内容发展的内部规律与历史趋势等[2],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定量性的特点。内容分析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传播内容的特征和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世纪初,内容分析法都雏形开始出现,至20世纪中叶初步形成,开始作为一种正式的研究方法,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系统地发展和完善。此后,内容分析法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中,其自身也进一步发展。

四、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从创作者层面来看,许多创作者使用创作视频的软件所自带的常见剪辑技巧效果,导致混剪视频出现相似性。部分创作者缺乏剪辑经验,往往通过模仿成功作品来学习和起步;而且即使是有一定经验的创作者,也可能因为经验的固化限制创新思维,导致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创作者为了追求更高流量以实现变现,通常会选择更能吸引观众的视频内容。而且创作者的个人兴趣集中会导致选题相似以及在兴趣驱动下的对视频剪辑的模仿和学习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同质化现象。

从观众层面来看,观众偏好集中会导致短时间内出现较多相关题材和风格的视频,加剧同质化现象。由于混剪视频受到相对集中的主流文化影响和亚文化影响。,也导致了相关混剪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同质化。受热门弹幕的示范效应和弹幕的话题聚焦效应影响,B站混剪视频的同质化加剧。同时,建设性批评评论的缺失会导致创作者们陷入一种固定的创作模式,加剧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

从平台层面来看,B站的个性化推荐存在用户兴趣模型的局限性,导致数据偏差导致的兴趣固化以及冷启动阶段的推荐偏差;同时,受到协同过滤算法的影响,相似用户群体的偏好的趋同之势上升,且容易造成热门视频的 “马太效应”。由于版权方对影视作品管控的加强,创作者可合法使用的素材范围缩小,且严格的版权保护政策令其面临着更高的侵权风险,导致创作者可能会过度依赖一些版权风险较低但被广泛使用的素材,导致同质化现象加剧。

五、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影响分析

从创作者层面来看,过度的同质化容易使创作者陷入“固化思维”,减弱视频的创新性,长此以往不利于自身视频创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大量相似主题内容混剪视频的涌现会加剧创作者们之间的竞争。

从观众层面来看,在浏览B站时,观众如果频繁看到相似风格、主题的混剪视频,会产生审美疲劳,原先的新鲜感减弱,降低对混剪视频的兴趣和观看欲望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如果某类混剪视频成为主流,可能会让观众认为混剪视频就是这样的风格和模式,忽视混剪视频的多样性,误导观众形成对混剪视频的创作形式、主题和内容产生固定认知。

从平台层面来看,大量同质化的混剪视频会降低平台内容的质量,减弱创新性,负面影响平台的口碑。而且,同质化现象不利于平台发现和挖掘优秀的混剪视频创作者,也难以吸引更多新用户的加入和维持老用户的留存,不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

六、结论

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成因主要从创作者,观众和平台三个层面分析总结。从创作者角度来看,受其个人因素影响,如技能、经验等,也受其创作动机影响,如经济利益、个人兴趣等。从观众角度来看,受其偏好影响,如流行趋势和文化背景等,也受其互动行为影响,如弹幕、评论等。从平台角度来说看,受其推荐算法影响,如个性化推荐和内容分发等,也受版权政策影响,如版权保护等。

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影响主要从对创作者,观众和平台三个层面分析总结。从创作者角度来看,会限制创作能力提升,增加竞争压力。从观众角度来看,会造成审美疲劳,误导观众认知。从平台角度来说看,会影响平台口碑,阻碍平台发展。

对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研究,对于创作者来说,能够促使创作者反思自己的创作模式,意识到同质化现象的弊端,并激发其创新意识。对于B站平台来说,有助于促进优化内容生态,避免过度的同质化竞争。对视频行业来说,可以为整个视频行业提供借鉴参考,促进其他视频平台也关注和重视同质化问题,共同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对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从技术层面的影响,创作者角度的视角,用户需求于反馈的研究等角度开展。例如,于技术层面,可以深入研究AI技术如何影响B站混剪视频的同质化现象。

对B站混剪视频同质化现象的研究在丰富新媒体文化的内涵研究,引导创作者的创新实践,为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提供参考等方面具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余瑾.影视混剪类二次创作侵权治理的类型化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23,36(06):19-24.

[2]郭世洪,周峰,朱春花.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高校思政工作政策工具选择及其优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16(06):40-46+93.DOI:10.13585/j.cnki.gxfdyxk.2024.06.0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