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协同育人视角下民办高校学风建设三引三强三部曲路径探索和思考
——以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协同育人视角下,民办高校如何通过“三引三强三部曲”路径来加强学风建设。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以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为例提出了“三引三强三部曲”的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协同育人;三引三强三部曲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其在民办高校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民办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立足专业特色,凝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形成“以思想引航筑牢学风根基”“以第二课堂强化专业技能”“以实践引领塑强担当意识”的“三引”举措,打造“三引三强”学风建设新路径,助力涵养优良学风,推行“一册汇编、两次调研、三类帮扶”三部曲,深入践行“微管理”学风建设模式,学风建设探索更加有效路径和方式,依托学习支持中心和学生第二课堂全方位全面布局,树立精准化理念,发挥大数据精准研判的优势,个性化关注、能力培养、学风营造、师生互动、持续改进,有的放矢推进学风建设举措,增强学风建设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引导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用青春砥砺奋斗,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系统,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和系统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通过“三引三强三部曲”路径来加强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
一、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现状与挑战
民办高校在学风建设上追求特色化和创新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这些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民办高校存在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学风建设面临挑战。教师在课堂思政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不足,而学生则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内在动力不足、职业规划不明确等问题。尽管部分学生展现出遵纪守法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但学风建设仍需改进。一些民办高校已建立多样化的学风建设体系,如课堂记录表、学风状态排行榜和教学相长等,以促进学风的正向发展。
二、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民办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面临三大挑战:制度不完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和教师团队专业能力与教学品质不高。首先,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制度尚不完善,监督机制分散,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投入不足。缺乏明确的奖罚制度导致学生出勤率低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风建设。此外,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应用型师资匮乏,产教融合不足,课程内容不够前沿和实用。其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职业规划不明确,学习基础薄弱,自我要求低。信息时代的诱惑使他们难以专注于学习,自主性、自律性和自制力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最后,教师团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不高,缺乏进取意识和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足,未能有效管理和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关系
协同育人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即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在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全员参与的模式有助于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推动学风建设任务的高效完成。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需要渗透到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与全方位育人的要求相契合。民办高校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模范、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整合育人资源等方式,实现学风建设与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与知名度。民办高校在学风建设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学风建设的空间。协同育人与学风建设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民办高校通过学风建设,协同育人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关系体现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模式上,这种模式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民办高校学风建设“三引三强”路径探索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通过实施“三引”策略,即“以思想引航筑牢学风根基”、“以实践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和“以科研引动增强创新思维”,全面加强学风建设。首先,学院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健全机制和顶层设计,实现了专业教师、辅导员及助理的联动,确保学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其次,通过校园媒体宣传、“沉浸式课堂”计划、“战胜学习困难”主题班会、“学风模范班级”评选以及专业指导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师生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最后,学院立足学生专业特长,定期举办课题调研和经验交流分享会,构建以赛代学的教育模式,通过参与“挑战杯”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将学科竞赛活动作为学风建设的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系统,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和系统化。
五、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打造“三部曲”路径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通过实施“一册汇编、两次调研、三类帮扶”的三部曲策略,深化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册汇编:学院定期整理和总结学风建设的优秀实践和经验,形成系统的材料汇编。这一过程不仅记录了过往的成功做法,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持续提升学风建设的效果。两次调研: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学风状况,学院每年开展两次深入的调研活动。第一次调研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数据后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第二次调研以期中座谈会的形式,面对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促进学风建设的不断进步。三类帮扶:第一、朋辈帮扶,针对学生需求,开展考研分享会、西部计划宣讲等活动,邀请优秀学长学姐进行经验分享和指导,实现精准帮扶。第二、班级帮扶,自2015年起,商学院学习支持中心组织高数英语助教队伍,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化、标准化帮扶流程。第三、社区帮扶,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朋辈分享、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通过社区开放日、生涯面对面、学业辅导等活动,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风建设。
六、育人成效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显著提升了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首先,学院强化了学风意识和专业素养,通过思想引航确立了学风建设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精神,同时通过实践和科研引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思维。其次,深化课堂改革,实施“沉浸式课堂”计划,通过学生骨干会议、教师指导和学霸经验分享等活动,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学院通过全面的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了个性发展,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学术竞争力。在帮扶体系方面,学院依托学习支持中心,组建了高数英语助教队伍,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深入的学情调研与分析,学院优化了教育策略,持续改进学风建设。最后,学院建立了长效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通过助教的制度化、标准化考核和优秀助教的表彰,确保了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这些措施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