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王琰
  
大通媒体号
2024年83期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摘要:主旋律影视作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类作品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塑造鲜活的角色、传播正能量,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从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效果,为高校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主旋律影视作品自诞生以来,始终以其鲜明的价值观和思想深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觉醒年代》《山海情》《长津湖》等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充分体现了这类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如何利用主旋律影视作品引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深入探讨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助于优化影视创作的方向,提升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同时为高校和社会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1

一、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涵与特征

主旋律影视作品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在于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以反映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时代进步为主题,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教育性,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愈发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采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将思想教育融入故事叙述之中,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更为详尽的方面来阐述:

(一)主题鲜明且富有深度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核心在于它鲜明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重大历史事件、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成就等展开,它们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深刻挖掘这些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2,如《觉醒年代》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展现,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热血与激情,看到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样的作品提供了信仰与理想的教育,激发了观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叙事真实且富有感染力

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叙事上追求真实性和可信度,它经常是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的,采用高度还原的叙事手法,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风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如《长津湖》对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进行了深度还原,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英勇作战的壮烈场景,这种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深刻地了解了历史事件,使他们对英雄人物产生了崇敬和敬仰之情。

(三)情感共鸣且引发思考

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塑造角色和设计情节时,会注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它采用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展现,够让观众对人物命运和社会价值产生共情,认同影片传递的思想观念,一些反映当代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观众在感动中受到鼓舞和启发,这种情感共鸣和思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3

(四)艺术表现力强且形式多样

新时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创新和突破,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些作品结合现代特效技术和音乐、摄影等艺术元素4,使影片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一些主旋律电影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呈现宏大的历史场景和战争场面,让观众在震撼的视觉效果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伟大,这种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享受。

二、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主旋律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叙事结构与角色塑造之中,塑造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使抽象的价值观念变得具体可感,如《山海情》是一部展现中国西北地区脱贫攻坚壮丽画卷的史诗巨作,是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诠释,剧中人物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不屈不挠、面对贫困现状的勇于改变,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深刻理解并接受了这一价值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价值观的内化。

(二)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的典范

主旋律影视作品讲述了各行各业奋斗者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正面形象,有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辛勤耕耘的普通劳动者、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忠诚担当的军人,这些角色都展现了个人职业精神的光辉,传递了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社会风气,这些形象是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心中的榜样,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5

(三)强化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

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再现历史和传承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精心设计场景、服装、道具和准确的历史背景,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些影响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觉醒年代》重现了五四运动的波澜壮阔,刻画细腻的人物,深刻挖掘主题,使观众深刻理解到那个时代青年人的觉醒与抗争,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强化,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四)引导社会舆论与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在重大社会事件和节点,主旋律影视作品能够迅速作出响应,它们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正能量的重要力量,它们描述了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展现了人性光辉和社会正能量,有效缓了解社会焦虑,提升了公众的信心,疫情期间《在一起》等影视作品记录了抗疫斗争中的英雄事迹,展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

(五)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平台

主旋律影视作品直观、生动、易于接受,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载体,它们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采用艺术化的手法将教育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使观众在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思想洗礼和价值观引导,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6,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宽了教育的边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旋律影视作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生动的教学案例被引入课堂,可以将《长津湖》等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影视作品与课程主题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观影活动,让学生集体观看主旋律影视作品并撰写观后感,加深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为了丰富教学资源,高校可以围绕主旋律影视作品开发专题课程,整合影视片段、历史资料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元素,形成具有互动性和延展性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媒体应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年轻人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将主旋律影视作品与新媒体相结合,是扩大它们的传播影响力、加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可以便捷地将主旋律影视作品推送给广大年轻人,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历史背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新媒体平台还可以为观众提供互动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在观看影视作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看法,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推广

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将主旋律影视作品深入基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践行,要在社区内定期放映主旋律影视作品,结合现场讨论和宣讲活动,引导居民去关注国家发展、了解社会变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举办主旋律影视作品展览、讲座等活动,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让主旋律影视作品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传承与创新的桥梁,使它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7

四、主旋律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提升作品质量与深化内涵

要充分发挥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使它们成为引领时代精神、塑造国民灵魂的重要力量,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在创作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这是对故事内核的精炼提取,是对作品思想深度的拓展,创作者要警惕并避免陷入简单的“说教化”和“标签化”陷阱,即那种只强调道德说教而忽视艺术表现,或给角色贴上某种标签而缺乏深度塑造的做法,

创作者要致力于采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情节设计,让角色跃然于屏幕之上,成为观众能够深切感知、产生强烈共鸣的鲜活形象,这种共鸣来源于角色性格的立体化和情感的复杂性,在于它们背后承载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深度,观众观看角色的成长、转变和抉择,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得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认识。8主题的深化是思想层面的挖掘,创作者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根源和人性光辉,要采用非线性叙事、多视角切换、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影视技术和艺术手法,可以极大地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够打破传统叙事的束缚,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还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内涵。提升制作水准与演员表现力是提升作品质量的关键,从场景设计到台词编排,从拍摄手法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团队的精心打磨和严格把控,演员的自然真实表演是作品能否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他们需要具备细腻的表演技巧,准确捕捉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将它们真实、生动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角色的喜怒哀乐中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创作者要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特色,使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坚定地树立文化自信。

(二)加强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主旋律影视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它的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影视资源库,广泛整合国内外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资源,涵盖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电影等多种类型,确保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要根据题材、主题、教育目的等维度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为高校和中小学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获取途径,要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设计一系列与影视作品相关的专题活动9,包括观影活动、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影视作品的场景、人物设计为虚拟课堂互动内容,将影视作品的场景、人物设计为虚拟课堂互动内容,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与作品进行互动,体验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情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课后也能继续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实效性,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分析与应用能力,确保影视资源与教育目标的有效结合,构建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新生态。

(三)扩大受众覆盖面与传播影响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为了实现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大的教育价值,需要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提升传播影响力,这包括制作多语言版本,推动国际传播,让主旋律影视作品走向世界舞台,传播中国价值观和文化魅力,要在国际电影节、电视节等平台上展示中国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制作幕后花絮、经典片段集锦等短视频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这些短视频需要具有高度的传播性和分享性,能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要加强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推广,要开发文创产品、与青少年喜爱的网络平台合作举办线上观影与互动活动等方式,增强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10要构建多元传播网络也,形成从线上到线下、多媒介联动的传播格局,覆盖不同年龄层和文化背景的观众,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能够让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际需求,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经过科学挖掘与合理运用,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会进一步凸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注入新活力,未来,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会共同努力,主旋律影视作品会在促进社会价值观认同和文化自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琼.新时代主旋律影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J].传媒论坛,2022,5(18):115-117.

[2]李梓芮,赵璇.新时代主旋律影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01):91-96.

[3]洪子斐.主旋律影视作品《觉醒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及启示[J].品位·经典,2023,(10):29-31.

[4]尹龙,李晶.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透视——基于《我们这十年》的考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6):48-53.DOI:10.16853/j.issn.1009-4458.2023.06.007.

[5]沈燕.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22.DOI:10.27461/d.cnki.gzjdx.2022.001970.

[6]郭泽萍.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23.DOI:10.27721/d.cnki.gyzjc.2023.000451.

[7]王雪坤.“网生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新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2,(12):241-242+244.

[8]张欣宇,陈界.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23):37-39.DOI:10.16871/j.cnki.kjwhb.2021.08.0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