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与路径研究

申紫雯
  
大通媒体号
2024年83期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契机,但其应用过程中也潜藏着数据隐私泄露、内容传播碎片化、教育公平性受到挑战、师生关系弱化等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入手,深入分析风险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路径,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1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正日益渗透至教育的各个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技术赋能契机,技术赋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风险,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确保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2

一、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风险的表现形式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尽管带来了效率提升和精准化的教育方式,但也伴随着多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隐私的保护难题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学生隐私的保护问题如同一道棘手的难题,横亘在我们面前,这一技术的实施伴随着对学生个人信息及行为数据的广泛采集与深入分析,这些数据记录着他们的学习轨迹、兴趣倾向乃至思想变迁,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度与个性化水平,也为学生隐私的安全筑起了一道脆弱的防线,一旦这道防线出现裂痕,即数据管理出现疏漏或不当使用,学生的个人信息就面临着被误用或外泄的严峻风险,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之徒之手,将对学生的个人隐私构成直接威胁,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如身份盗用、欺诈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出于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学生可能会选择隐藏或伪装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隐私,长此以往便会导致他们逐渐疏离真实的自我,影响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

(二)教育内容传播的碎片化

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能够精准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推送教育内容,这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个性化与精准度,它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教育内容的碎片化和娱乐化倾向,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算法往往倾向于推送那些浅显易懂、甚至略显低俗、偏离教育主旨的内容,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与深度,学生开始更倾向于接收那些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逐渐忽视了那些能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的深刻内容,这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应有的效果,教育变得浮于表面,难以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3算法的这种倾向会加剧学生的信息茧房效应,使他们逐渐陷入自我设定的信息孤岛之中,在这个孤岛里,学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忽视对社会整体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种趋势削弱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了他们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度,在无形中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教育公平性受到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施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一技术门槛成为了横亘在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获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充分支持,这会进一步加剧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对教育的公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运作高度依赖于数据与算法的双重驱动,若这些数据或算法本身便蕴含着某种偏见或歧视,它的输出结果也必然带有这种不公平的色彩,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推荐系统中,算法设计过于追求热门领域的推送,忽视了少数群体的特定需求与兴趣,这会在无形中为他们贴上刻板标签,使教育资源在分配上的进一步倾斜与不公,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与使命,在无形中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削弱了学生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信任与归属感,要优化算法设计,加强数据监管等措施,努力消除技术与数据中的偏见与歧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育资源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4

(四) 师生关系的弱化

在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氛围中,师生间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现与深刻的情感互动一直以来都是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坚固基石的不可或缺要素,随着智能系统日益精进并逐步渗透至教育领域,部分教学职能被智能技术所取代,教育过程正悄然经历着一场从温情脉脉向冷漠机械的转变,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在潜移默化中削弱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与灵魂作用。在课堂上,虚拟助手与智能答疑工具以高效、精准的特点分担了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也在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直接依赖与情感联结,这些智能工具遮蔽了教师独有的主导地位和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的日渐疏远与弱化,教师在这一教育转型中,从昔日的引领者与精神导师逐渐转变为技术的辅助者与执行者,其角色与地位的深刻变迁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

三、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风险的成因分析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的公平性与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依赖性带来的风险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潜力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但其技术的成熟度尚需进一步锤炼,特别是在算法的透明性与可控性层面存在一定的短板与不足,这种技术上的不完善,一旦在教育实践中被放大,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问题,算法的设计或运行出现偏差,会误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导向,偏离既定的教育目标,过度削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与引领作用,使教育过程趋于机械化与程序化,遗失了教育原本所蕴含的人文温度、情感交流与价值导向功能,这样的风险,无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初衷的一种背离,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与深思。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平衡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区域间应用水平的不均衡性,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区域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先进的技术积累,能够迅速引入并应用智能教育手段,显著提升教育的效率与质量,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难以广泛普及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或在线教育平台,这无疑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使得偏远地区的学生难以触及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他们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教育机会的天平向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倾斜,这种不均衡还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发展,使不同地区的学生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产生差异,不利于形成统一而强大的社会共识与凝聚力,如何有效缓解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不平衡问题,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法律与伦理监管的不足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凸显出法律和伦理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之处5,当前,我国在数据隐私保护、内容审核及伦理规范构建等关键法律领域,存在诸多空白与不足,对于学生个人数据的采集与使用,缺乏一套明确且严格的规则体系为学生的隐私安全埋下了隐患,一旦数据泄露,更将对学生个人的信息安全构成严峻威胁。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内容,在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下,极易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一旦流传,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产生极大的冲击与干扰,更为严重的是,对于算法公平性、透明度以及问责性的监管,目前仍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这使潜在的风险难以被及时发现与有效应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法律与伦理监管体系,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维护教育内容的纯洁性,以及提升算法的公平性与透明度,是我们当前亟需面对并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风险的治理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为保障其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6

(一)构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

在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个人信息和学习数据成为了推动精准化教学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这些承载着学生成长轨迹与个性特征的数据也潜藏着隐私泄露的严峻风险,时刻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决心,必须以前瞻性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全面强化数据在采集、存储及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构建一套既科学又完善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为学生数据的安全保驾护航。7在构建过程中,可以巧妙融合先进的加密技术与分布式存储架构,精心打造出一个坚不可摧的隐私防护框架,这一框架将确保学生数据在传输的每一刻、存储的每一秒,都能享受到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要实施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明确界定数据使用的主体、范畴及目的,确保每一份数据都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有效遏制数据滥用的现象,要推动相关立法的进程,将数据隐私保护工作纳入法律监管的宏伟蓝图之中,为数据的神圣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在数据泄露或滥用等不幸事件发生时,应迅速锁定责任主体并依法严惩不贷,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震慑效应,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在法律的守护下熠熠生辉,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二)优化人工智能算法设计

在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推荐算法是连接知识与学习者的桥梁,其设计精良与否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传播与深远影响8,一个设计巧妙、精准定位的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算法设计存在瑕疵,就可能导致教育内容趋于碎片化与娱乐化,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与力度,使主流价值观在教育内容的洪流中被悄然边缘化,这无疑是对教育初衷的严重背离。必须加大对算法设计的监管与优化力度,确保每一行代码都承载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宗旨的深刻理解与坚定遵循,要积极引入人工干预机制,将智能算法的精准计算与人工审查的深思熟虑相结合,对推荐内容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与动态监督,确保每一份推送都经得起时间与价值的双重考验,还应致力于研发更多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专用算法,这些算法要能够精准捕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精准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方向与核心价值,教师要让这些算法引导学生在享受个性化学习乐趣的同时,也能深刻领悟并践行严肃而富有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优先向学生推荐那些既严肃庄重又不失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他们心中播下正确价值观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三)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其普及与应用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发达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先进的技术基础,能够迅速接纳并应用新技术,引领教育创新的潮流,欠发达地区却因资金匮乏与技术壁垒的限制,难以获得相应的资源,教育发展的步伐显得沉重而缓慢,为了消除这一教育公平道路上的数字鸿沟,我们亟需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政府应肩负起引领与推动的重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偏远学校配置先进的人工智能设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与培训,让科技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渴望知识的角落。9应积极倡导并激励企业投身教育公益事业,充分发挥技术与资源优势,实施校企联动,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相同质量的教学内容,让知识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要深化区域间学校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互通,打破地域界限,让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各地生根发芽,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广泛惠及全国学生,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普惠。

(四)完善法律法规与伦理约束机制

为了充分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向作用得以发挥,必须在法律与伦理的维度上精心勾勒出清晰的界限与严谨的规范,需加快步伐,制定针对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专项法律法规,全面且细致地规定数据隐私的保护措施、算法透明度的提升要求、内容审核的严格标准以及技术责任追究的完备机制,需要着手建立一套科学的技术伦理评估体系,对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项应用进行定期且深入的评估,以确保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针对算法推荐可能引发的偏见与不公平问题,我们必须在技术开发的初期阶段,就严格要求开发者将伦理考量充分融入其中,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对技术的公正性与透明度进行持续且严密的监控,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始终与教育伦理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法律支撑与伦理保障。

(五)强化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诚然扮演着重要的辅助角色,它始终是教育的工具与手段,而非教育的核心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教师的地位无可替代,他们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者,其人格魅力与情感沟通的力量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必须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智能工具来辅助教学,教师应始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丰富经验与卓越智慧,用真挚的情感互动和强大的人格感染力,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结,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要被视为一种有益的辅助工具,而非教育的中心,教师应巧妙地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浓郁的人文温度与价值关怀,让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人格的塑造与价值观的引领。10

参考文献

[1]陈哲.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与调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46(12):95-100.DOI:10.15994/j.1000-0763.2024.12.011.

[2]丁汉文,聂栾懿.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8):72-74.DOI:10.19865/j.cnki.xxdj.2024.08.020.

[3]肖洋,侯勇.基于人工智能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图景、风险挑战与实践策略[J/OL].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2024-12-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338.TS.20241106.1549.002.html.

[4]张晓敏,李新仓,周文利.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24,(17):100-103.

[5]许文广,朱文.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困境、路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4,34(04):5-10+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