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2020-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题对高阶思维考查的历时研究及启示

吕新华
  
大通媒体号
2024年85期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越来越重是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其中针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高阶思维能力的内涵,并以2020-2024年近五年的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题为样本,提炼了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点,并通过这些试题分析了高阶思维能力的题型设计、考点分布以及考查重点。建议在日常教学中以高阶思维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微技能训练,并优化评价方式,以更好地发挥高考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

[关键词] 高阶思维;高考;阅读理解题;

一、高阶思维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1956年由布鲁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教育目标分类指导手册(一):认知领域》正式出版。他在本书中,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具体含义为:1. 知识是指对已获信息的回忆、记忆和认知,例如整理、定义、描述、引用、识别、回忆等; 2. 领会是指对已获知识的初步和粗浅的理解,例如描述特征、分类、解释、确定等; 3. 应用是指在领会里某个知识点后,能够去回答相关问题或解决问题,例如选择、计算、诠释、建议等;4.分析指将事物进行拆分,以显示其中的关系、动机、原因、联系和运行方式,例如分析、对比、区别等; 5. 综合是分析某个事物的结构和组成,然后对已存在事物的进一步开发,例如组合、创造、假设、组织等等; 6. 评价是理性、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要求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 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例如论证、批判、判断等。Taner等(2015)对上述六个思维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层次划分,知识、领会和应用不需要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不需要深刻领会,属于低层次思维能力,而分析、综合和评价需要全面地分解知识,理解各要素关系,对事物本质具有理性判断,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

《课标》将思维品质定义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20:5)。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和比较其中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特点、辨识语言表达的形式和语篇结构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和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提升(梅德明、王蔷等,2022:70)。在阅读理解测试中,评估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在于通过考查点的设计,让学生在观察语言和文化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比较,归纳语篇特点,辨识语篇结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以达到评测高阶思维的目的。

因此,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以及《课标》中对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的三个级别描述和学业质量水平(二)中对阅读质量水平的描述,本文提取并归纳了阅读理解中关于高阶思维能力的描述语,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阶思维试题分析框架。如下表:

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以 2020—2024年近五年共18套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试题为研究对象,试卷代表性强且质量稳定。2020-2024年每套高考题阅读理解部分包含4篇英语阅读文本和15个选择题,因此共分析了72个语篇以及270道选择题。笔者利用表1的框架对高考阅读理解认真反复阅读,统计了高层次思维能力考查的题目,并对其进行编码分析。

2. 分析过程

为方便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分析过程中笔者根据(表1)分析框架进对所选18套试卷试题考点进行了编码

在分析过程中,团队成员对2020-202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反复阅读并根据表1分析框架挑选出高阶思维考查的题目,再根据表2进行编码,对有分歧的考查点由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决定。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 高阶思维能力考查的试题数量占比较高且比例趋于稳定。

近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共有试题270道,其中涉及高阶思维考查的题目共131道。虽然近五年各年份高阶思维考查题目数量并不均匀(见表3),并且同一年份的不同试卷高阶思维试题呈现的数量也不一致,但横向对比近五年高阶思维考查题目总数占比高达48.5%,其考点涵盖了对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考查。

2. 分析与推断能力是高阶思维考查的重点

分析与推断类题目需要理解、分析、比较和推测语篇隐含的信息和意义,并对信息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徐惠琦,刘永俊,2023)。分析是将观察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知活动(梅德明、王蔷等,2022:73)。根据表1数据分析近五年直观考查分析能力的试题占比为7.6%。但分析能力的考查贯穿在阅读的各个环节,是理解各类信息必不可少的思维品质。根据《课标》对思维品质二级水平描述,分析与判断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客观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差异,发现产生差异的各种原因,从中推断出他们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教育部,2020:119)。

阅读理解中对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要结合语境客观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文章信息。如考点④分析写作技巧考查点,需要考生结合文本主题,分析作者在语篇中为提高写作的效果采用的哪些方法和策略。 2023年全国甲卷C篇第29题Why does the author list great philosophers in paragraph 4?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篇中的特定语言使用意图以及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考查考生对写作技巧的分析。根据原文“The end result is a read in which we learn to wonder like Socrates, see like Thoreau, listen like Schopenhauer, and have no regrets like Nietzsche. This, more than a book about understanding philosophy, is a book about learning to use philosophy to improve a life.” 可知本语段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不同的行为和特点与知名的哲学家联系起来,以强调阅读的最终结果。因此,作者列举哲学家的意图是为了向读者强调阅读的结果,以更好地理解Weiners 的书,所以“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Weiners book.”最符合逻辑。

根据梅德明等(梅德明、王蔷等,2022:73),推断是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判断事实与观点,从现象解读本质,理解语言的深层结构等的心智特征。根据表1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题目总数占比达到80%。推理判断能力需要在阅读时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解构文本,分析句子和段落之间及与主题的逻辑关系,以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理解隐含信息。

如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B篇第24题:What can we learn about John 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该题考查对段落隐含信息的推断。从文本第一段中的“When John Todd was a child, he loved to explore the woods around his house...”和“When he got older, John started to wonder if this process could be used to clean up the messes people were making.” Which kinds of fish can eat cancer-causing chemicals?”通过综合分析句际之间的信息,可得知John的几个特点:“loved to explore”,“started to wonder”, “clean up the messes”以及他所提的一系列问题,综合分析以上信息可推断该段落所隐含的信息是:John是一个爱探索、好问问题的人。所以He had an inquiring mind.

3. 归纳与概括能力的考查集中在提炼主旨意义方面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梅德明、王蔷等,2022:73)。所谓概括,就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林崇德,2015)。阅读理解中归纳与概括高阶思维的考查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将语篇中零散的信息与已获得的新旧知识建立关联,并结合语篇主题进行信息分类和整理,建构出基于主题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新的概念建构。归纳概括的结果是建构出新的概念,在考查点方面体现为段落大意,主旨大意和文章标题的考查。根据表1高阶思维分析框架和近五年对高阶思维的考查数据分析来看,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考查题目总数占比16%。

例如2024年新高考I卷B篇文章主要介绍了William Farber博士在兽医界使用针灸和其他非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动物的经历。语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第26题 What does paragraph 3 mainly talk about? 考查考生概括段落主旨大意的能力。从语篇结构可知,通过前两段对文章即将讲述的整体医学(holistic medicine)的背景介绍,并讲述了该方法应用到宠物身上的原因,通过第三段整体医学成功治疗了Leigh Tindale的狗和Charlie Priscilla Dewing 的马的案例来例证其有效。因此D项 The effectiveness of holistic medicine 符合逻辑。

四、教学启示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系统训练其分析、推断、概括和归纳能力。

1. 加强高阶思维导向的语篇教学设计,重视语篇分析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篇中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使得语篇能够成为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教育部,2020:26)。高考阅读理解中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视语篇各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通过设计基于语篇结构分析的考查点如写作目的、观点态度、写作技巧、提炼文章标题,归纳语篇主旨要义,概括段落主要信息等来考查学生识别和辨析不同语篇类型以及抓住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形成语篇信息全局观的思维能力。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综合分析语篇的类型、句际关系以及衔接手段,设计高阶思维导向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提问、质疑、分析、推理、概括、评价等较高思维层次的活动。充分利用教材的语篇,参考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高级思维考查点的提问方式,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品质。

2. 构建高阶思维导向的阅读微技能训练,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的转变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英语教学活动观,加强基于语篇阅读理解能力的微技能训练,重视阅读策略教学,系统训练阅读微技能,从而助力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课标》中阐述的理解性阅读技能如“提取、理解、逻辑、预测、批判性地审视、推断、概括”等等,都可以作为阅读微技能加以设计和训练 (杨立剑等,2018:33),循序渐进地达到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目的。微技能训练过程中多元化评价也要引起重视,阅读教学不能仅仅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内容,更应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表现, 通过恰当的指导性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接受评价为积极参与评价,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分析、质疑、批判等高阶思维的发展。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语篇表层含义,更要将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尤其重视分析、判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学科教学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Taner,B.,Nagomey,D.& J. Donohue.2015. Examination of the cognitive level of questions i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and the views of teachers based on Bloom Taxonomy[J].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1):1-10

2. 程晓堂.2017.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5):7-14.

3. 陈则航、陈曦、邹敏.2020.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及其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1-7.

4. 陈则航、王蔷、钱小芳.2019.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1):91-98

5.郭杭琪.2024.逻辑思维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考查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58-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