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小学数学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发布,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整理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的教学意义与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
面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新要求,整理复习课不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回顾和重复,而是成为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和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的教学意义
(一)构建知识体系
整理复习课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的复习与梳理,学生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1]。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查漏补缺
在整理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复习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实现全面发展。
(三)培育数学思维
整理复习课不仅是知识的回顾与巩固,更是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与探究,教师能够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一)多元整合,优选复习路径
在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中,教师应注重多元整合,将知识点以及题型等进行有机串联,形成系统的复习路径。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形式,如游戏与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与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灵活调整复习内容与难度,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复习“分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整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分数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道涉及分数计算的购物情境题:“小明去超市买水果,他想买一些苹果和香蕉,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3元。小明有20元,他想买3/4斤的苹果和2/3斤的香蕉,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这个问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融入了简单的乘法运算和货币计算,实现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的多元整合。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聚焦核心,明晰复习要点
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复习内容的核心与主线,明确复习要点与难点。通过提炼关键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通过举例说明与对比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以“小数除法”为例,复习要点应包括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出一道计算题,如“计算40.32÷24的结果”,要求学生不仅得出正确答案1.68,还要引导他们思考并解释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锻炼计算能力,并认识到小数除法实际上是整数除法的一种延伸,只是当除不尽时,需要通过小数点来表示商的精确值。进一步地,教师可以改变除数,让学生计算如“1÷3”这样的小数除法,学生会发现结果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0.333...。这时,教师可以解释什么是循环小数,以及它如何在数学中表示一个无法精确除尽的数值。同时,对比有限小数(如0.5,0.75等)和无限小数(如上述的0.333...,或者π的数值3.14159...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类小数在数学中的区别和应用。
(三)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复习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风格与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通过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期望。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比如,在复习“分数”时,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分数概念题和基本的分数运算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分数与百分数的转换以及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等。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对于在分数运算中经常出错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为他们讲解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四)强化思维,锤炼数学技能
在整理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等。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培养他们的解题技巧与策略[2]。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实践应用,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复习“分数”时,教师可以将分数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锤炼学生的数学技能。如,教师可以出一道题目:“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9个小正方形,其中5个小正方形被涂成了红色。请问,红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如果把这个正方形剪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那么每个长方形中红色部分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融入了几何图形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答。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与几何图形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技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与需求,灵活优化复习策略,确保整理复习课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亦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晓玲. “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有效性 [J]. 小学生(上旬刊), 2023, (07): 64-66.
[2]陈华忠.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教学探究与实践 [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 (Z1): 13-15.
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编号:2023NGHXX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