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学评一致性”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融合与效能提升研究

洪丽萍
  
大通媒体号
2024年93期
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362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学评一致性”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指引理念,其核心在于紧密联结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与评价体系。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作业是巩固知识、辅助教师洞察学生学习状况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关键工具。故而,如何依循“教学评一致性”开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使作业内容精准契合教学目标,作业形式与评价方式深度融合,进而在作业实施进程中有效评估学习成效,成为当下重要课题。本文聚焦于探寻作业设计与评价协同之法,推动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发展,助力教学质量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作为学生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的关键载体,若设计缺乏针对性,易致学生学习兴趣衰减、课业负担加剧。“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凸显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价手段紧密契合的重要性,为优化作业设计指明方向。在此理念指引下,小学数学作业需紧扣教学目标,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与实践应用,培育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作业于学生学习之效能

(一)筑牢知识技能根基

作业借助题目重复及变式练习,助力学生深度操演数学概念,强化理解与记忆。如“分数的意义”教学后,编排系列梯度题目,从基础至复杂,引导学生在解题中熟稔分数基本性质与运算规则。同时,数学作业有助于学生锤炼计算、推理、解题等基础技能。持续的计算练习,既能提升运算速率,又能助力学生归纳运算规律,为后续进阶学习筑牢根基,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二)启迪数学思维智慧

数学思维涵盖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分析综合等能力,于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数学作业设计开放性、探索性与综合性问题,可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多元分析以探寻解题路径。如“面积与周长”教学后,设置“如何用最少围栏围出最大面积田地”问题,促使学生经实验与推理寻求优化策略,锻炼逻辑思维,养成探究习惯。再者,从具象到抽象乃数学学习必经之途。学习几何图形时,借观察、测量、绘制作业,助力学生理解图形性质,抽象出几何概念,为高年级复杂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三)培育核心素养之花

数学作业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在练习运算、几何、逻辑推理能力过程中,构建数学思维框架,培育数感与符号意识等核心素养。鉴于核心素养强调学以致用,设计贴近生活的开放性作业,可引导学生关联课堂所学与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此外,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规划时间、独立思考、反思错题,逐步塑造良好学习习惯与科学思维模式,契合核心素养自主发展诉求。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略

(一)架构多元作业类型

依循“教学评一致性”,作业类型多元化设计应以明晰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教学活动特质与评价需求,为学生营造适配学习情境。可从基础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三方面着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习得、问题解决、应用能力培育等维度协同发展。设计时应以教材为本,依教学目标与学生特性精准规划,并持续优化反思,增强作业针对性。

以小学数学除法板块“有几块积木”内容为例,剖析作业类型多元化设计如何助力学生分层体验学习。基础性作业为知识技能巩固关键路径。针对此内容设计基础计算练习,如给定总数与每组数量,让学生运用除法求组数,助其理解除法内涵、熟稔计算方法。为提升层次,可借变式设计深化概念理解。如以抽象语言描述问题,要求学生转化为除法运算;或提供图示,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解答。多样基础性作业可助力学生在多元情境中掌握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蓄势。

探究性作业于作业类型多元化体系中地位独特,旨在引导学生思索探究、发现规律,培育逻辑推理与数学思维能力。就“有几块积木”而言,可围绕“不同分组方式”主题设计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对一定数量积木进行多样分组,并探究分组方式与组数关联。借此任务,学生可洞察除法中商与分组方式紧密联系,及商、被除数、除数间数学规律。

(二)创新作业呈现形式

作业形式创新应紧密贴合教学目标,依学生认知发展、学习诉求及个性差异灵活调适。以乘法口诀教学为例,其旨在助力学生领会乘法概念、把握运算规律,作业形式创新应聚焦于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兼顾学生兴趣情感需求,引入趣味形式激发学习热忱,借多元任务加深理解,强化师生、生生、家校互动,提升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

如“乘法口诀”中“一星期有几天”内容,可设计系列创意互动作业。采用情境化设计,让学生于现实生活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一星期有几天”及相关问题,使学生明晰口诀应用场景,提升计算速度,打破传统作业单调格局,增强互动性。

(三)融合作业与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重要手段。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明确作业目标,确保作业内容与数学知识技能适配,兼顾作业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对基础扎实学生,可设具挑战性拓展作业;对需强化练习学生,安排巩固基础概念的重复作业。分层作业设计为教师提供多元评价视角,精准反映学生学习进度,形成评价反馈。

作业设计不应局限于计算或知识点简单应用,应注重综合性、探究性任务,全面评估学生数学能力。如设计需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考查计算能力及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为教师提供丰富评价信息,避免单一知识点考察的片面性,促进学生思维拓展。

结语:概而言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协同一致,融合创新作业形式与科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知识巩固与应用能力提升。作业作为教学关键环节,既能助力学生复习知识,又能为教师反馈学生学习动态。实际设计中,教师应注重作业多样性与实践性,契合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习兴趣,推动作业与评价有机整合,使评价成为促进学习、反馈进展的持续动力。

[基金项目]泉州市丰泽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以“减负增效”为导向的多元化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zjk23-086)

参考文献:

[1]陈祥芳.“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数学作业设计探索[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3,(Z2):63-64.

[2]左明旭,王彦伟.“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讲评[J].福建教育,2024,(23):40-43.

[3]王静,汪元贵.依托“作业研究”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4,(12):12-15.

[4]乐意君.聚焦作业重构彰显育人价值——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数学作业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2023,(10):28-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