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新时代高中政治认同素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成为思想政治课程中重要组成。本文基于对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要义的分析,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明确政治认同素养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从政治认同内涵及教学过程实施环节的维度,通过师生多元主体的评价达成过程性评价。将丰富充实的过程性评价维度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推动政治认同素养落地实践。
关键词:深度学习,政治认同,教学评价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在课程标准中,对政治认同这一素养进行明确界定并进行水平划分。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就为课堂教学奠定理论上的基础,并对教学目标提供了指引。深度学习理论的内涵,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一理论对政治认同素养实践的评价更加注重价值引领的积极意义,并突出多元主体评价的机制,值得评价构建能够促进政治认同素养落地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实践作用,有效提升课堂效能。
(二)研究意义
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政治认同素养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通过课堂教学中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教学反思的过程推动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从多角度认知政治认同这一素养的培育过程,促进政治认同素养更好的落地实施。
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进行转型。教师基于单元教学设计对教材整体进行建构,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学科活动融合,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基于统编新教材,落实政治认同素养,明确政治认同的深刻内涵,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从形式与内容的角度对教法进行转变。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借助丰富的课堂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的深刻理解,转变传统意义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法。
二、政治认同素养的核心要义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政治认同素养是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含义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制度、政治理念、政治道路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给予政治认同的理想信念。在课程标准中,将政治认同素养划分为四个水平等级,在没和水平等几种,都强调在不同的情景问题下进行分析表述,进而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认同、论述、阐明相关理论。
这样的内涵就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方向指导,明确过程性评价英语教师教学设计相契合,在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要素的管系统是围绕议题和活动性课堂设置明确过程性评价的方案设计,使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设计之中,优化情境在平价中的测评方式,并通过多元化的主体评价,使过程性评价能够通过多角度、多环节进行总结评定,提升过程性评价的效用。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政治认同素养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选择的过程性评价指标需要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展性的原则。科学性强调指标要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内涵及水平标准,能够完整的表述政治认同素养的相关内涵。系统性强调评价系统要确保全面完整,涵盖政治认同素养的个方面内容,最终形成过程性评价体系,能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可操作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系是具体清晰并准确可实践的,便与多元主体在看到这一评价体系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开展评价过程,从而保证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发展性原则强调评价体系应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和教学实践内容变化进行调整完善,以适应过程性评价中的具体教学实践环节,同时强调评价指标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能够保证评价体系的相对稳定,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政治认同素养的内涵,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维度进行划分,分为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四个维度,进一步明确政治认同的素养内涵。
道路认同强调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和成就,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
理论认同要求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保持关注和思考。
制度认同要求理解并认同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够评价我国政治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等组织的政治活动,增强制度认同的实践性。
价值认同要求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从教学过程的实施维度,政治认同素养的过程性评价集中于教学过程之中,从情境创设、议题讨论、总结分析、应用迁移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在每一个环节从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相统一的形式,通过不同要素在程度上的划分实施具体的评价内容,通过下表呈现。
整体评价流程结合将教学环节与能力要素的维度,与政治认同素养维度的评价两个内容相结合,通过学生与教师多主体进行评价数据收集,最终形成过程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让学生充分参与,借助评价过程强化深度学习理论的实践。
评价指标体系将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设计的实施进一步落实,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借助教学观察与过程性评价的方式,监控教学改进,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落实政治认同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 2020: 人民教育出版社.
[1]张利平.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略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5):102.
[2]饶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策略浅谈[J].甘肃教育研究,2023,(03):111-113.